《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王璐
近期,廣州科萊瑞迪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萊瑞迪)向北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保薦機構為中國銀河證券。
在此次遞表前,科萊瑞迪于2021年末曾沖刺創業板,不過經2輪審核問詢函后,2022年9月22日上會被否。
當時的終止審核決定顯示,深交所上市審核中心在審核問詢中,重點關注了科萊瑞迪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未來市場規模,新產品研發投入、研發轉化情況及市場空間,公司主營業務是否具有成長性,是否符合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的創業板定位;"帶量采購"和"兩票制"政策對公司主營業務的影響;公司經銷銷售、境外銷售情況、以經銷模式為主的原因等三大因素。
時隔超過兩年半后,科萊瑞迪再度沖刺資本市場,可見上市的決心相當強烈,那么此番公司上市的前景值得樂觀嗎?
1
凈利潤承壓,毛利率弱同行
招股書及天眼查顯示,科萊瑞迪成立于2000年12月,公司主要從事放療定位、骨科康復領域醫療器械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放療定位膜、放療固定架、熱塑性塑形墊、真空負壓袋、骨科康復低溫熱塑材料等。
在放療定位領域,公司在體位固定產品領域取得了全球第三、國內第一的市場份額,同時亦在放療定位系統方向進行了技術及產品布局,成為國內首家具備結構光技術的SGRT生產制造廠商。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共獲得120項專利(境內專利118項,境外專利2項),其中發明專利30項(境內發明專利28項,境外發明專利2項)。
財務數據層面,2022年-2024年(報告期內),科萊瑞迪實現營收分別為2.33億元、2.38億元以及2.8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936.73萬元、5991.83萬元以及6721.48萬元。
顯然,公司營收在持續向上增長的同時,凈利潤2023年下降近千萬,即便2024年同比增長,但還是低于2022年水平。
公司對此解釋稱,2023年度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但受限于主要原材料采購成本的上升,毛利率略有下滑以致營業毛利額較2022年度基本持平。費用方面,在2022年末國內公共衛生事件管控放開以后,公司積極布局市場開拓及新產品推廣,2023年參加展會活動及銷售人員出差拜訪客戶的次數明顯增加,銷售費用有較大幅度的上升;另外,報告期內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波動導致匯兌損益的變動較大,綜合影響下2023年度公司凈利潤有所下滑。
2024年度,公司業務規模擴大,營業收入較2023年度增加4714.11萬元,同比增長19.79%,營業毛利額較2023年度增加2665.51萬元,同比增長17.70%,帶動凈利潤增加729.65萬元,同比提升12.18%。
報告期內,公司營收全部為主營業務收入,其中,放療定位裝置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8.84%、77.12%和78.28%。此外,公司采用“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銷售模式,個別境內地區亦根據終端客戶的需求實行配送模式。
同一時間,公司經銷模式占比分別為72.20%、72.91%和69.70%,直銷模式占比分別為26.58%、25.80%和28.84%。
公司稱,經銷模式為所在醫療器械行業常見的銷售模式,亦為公司主要銷售模式。公司產品的終端客戶主要為醫療機構,目標客戶數量較大且分布廣泛,對該等終端客戶全部采用直銷模式的難度較大。基于公司目前的發展現狀以及人員規模,采取經銷為主的銷售模式可以有效拓寬公司的銷售渠道,增強市場推廣能力,實現更加及時的售后服務,有助于公司在短時間內形成對于更多終端客戶的覆蓋,具有必要性和商業合理性。經銷模式下,經銷商自行承擔具體的市場推廣和技術服務職能,公司產品銷售至經銷商后由經銷商負責與終端醫療機構的洽談銷售,并向終端醫療機構提供包括貨物運輸、產品使用、產品維護等在內的支持服務。公司采取的經銷模式為買斷式經銷。
上述期內,科萊瑞迪毛利率分別為64.63%、63.20%以及62.10%,呈現持續下行趨勢。同一時間,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72.41%、72.36%以及71.64%,換句話說,截至2024年末,可比同行平均毛利率高于科萊瑞迪9.54個百分點。
公司表示,相較于同行業公司,綜合毛利率水平與南微醫學接近,略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主要系各公司在產品結構、應用領域及銷售區域等方面存在差異所致。
2
研發費用率存差距,重大訴訟高達上千萬
作為醫療器械領域,其研發費用與銷售費用也備受外界關注。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956.83萬元、2132.73萬元和2135.21萬元,占營業收入比分別為8.39%、8.95%和7.48%,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10.97%、10.03%和11.08%,科萊瑞迪的差距也較為明顯。
公司指出,研發費用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與南微醫學、康拓醫療較為接近,略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值,主要系春立醫療、惠泰醫療的研發費用率相對較高所致。
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3934.50萬元、4693.92萬元和5719.23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6.87%、19.70%和20.04%,三年時間銷售費用率增加了3.17個百分點。而同一時間,可比公司銷售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23.52%、23.48%和22.78%,整體呈下降態勢。
對于此次上市,科萊瑞迪計劃募集資金2.99億元,其中1.74億元用于放療定位及康復類產品總部建設項目,3288.59萬元用于復合材料產線改擴建項目,5184.39萬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4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再此前遞表創業板時,公司計劃募集資金3.42億元,其中1.88億元用于放療定位及康復類產品生產中心建設項目,5362.09萬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1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不難看出,科萊瑞迪對于補流金額砍掉不少。招股書還披露,報告期內,公司進行了三次利潤分配,金額分別為1501.74萬元、1501.74萬和1001.16萬元,合計金額剛好等同于補流所需金額。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詹德仁及其配偶李力,二人直接持有公司1.60%的股份,同時二人通過力錦科技、華星海、邇特康間接控制公司63.33%的表決權。二人合計控制公司64.93%的表決權。換言之,過去三年,詹德仁夫婦共獲得分紅超過2500萬元。
此外,招股書還披露了科萊瑞迪的重大訴訟問題。澳思美日用化工(廣州)有限公司于2023年7月起訴公司至黃埔區人民法院,訴稱因公司施工建設新總部大樓導致其廠房出現墻壁開裂、地面沉降、被迫搬遷等情況,請求法院判令公司賠償其人民幣1153.15萬元。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本案尚未形成最終的鑒定結果,難以就審理走向及公司最終可能承擔的賠償風險進行預判,若最終判決結果不利于公司,則相關賠付將會對公司現金流及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貨幣資金余額分別為8025.86萬元、6239.94萬元和6500.56萬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5341.09萬元、4785.00萬元和6391.56萬元。
有市場人士指出,IPO期間公司若身為被告涉及重大訴訟,尤其金額過高的話,或對于投資者信心以及上市前景產生不利影響。(港灣財經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