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為乘涼擠滿餐廳”,江西吉安,有網友發布視頻稱新干縣某餐廳經常有老年人擠滿餐廳,店家喇叭播放:這里不是老年活動中心?當地政府回應:已有人員跟進處理。
#老人為乘涼擠滿餐廳 店家喇叭提醒#
據相關視頻顯示,該餐廳內有大量老年人,但他們并未點餐,該餐廳用喇叭播放“這里不是老年活動中心”。
對此,相關視頻引發網友熱議,餐廳工作人員表示:晚上那些老人閑的沒事干就跑到這來,然后叫他們出去,他們也不出去。
工作人員解釋,喇叭喊也沒有用,說什么老人們也不聽。吃飯的人都不愿意來了,(餐廳)里面有空調什么的,然后又有凳子什么的,沒什么辦法了。
據介紹,這幾天當地最高氣溫38至39攝氏度,那家店內有空調,老人們走到那里就想休息一下。對此,金川鎮政府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他們已經注意到相關情況,已有人員跟進處理。
評論區中,馬上有不少網友留言:如果這個時候店家免費為這些老人做一頓可口的飯菜,他的口碑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也有不少網友調侃:這樣都沒法營業了,直接把空調關了?把空調關了不就行了。再不行放兩個小太陽。
還有不少網友分析:知道廣東為什么收茶位費!就是防止這種老頭點一籠包坐一天。不會做事, 20元一位 ,馬上就走了 ,收費他們自然就走了!
那么,從法律的角度來講,到底該怎么看呢?
一、商家關門趕人犯法嗎?空調費真能“強買強賣”?
首先,根據《民法典》第236條規定: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因此,涉及的法律問題很簡單,老板作為物權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簡單說就是店家開著門營業,不代表必須無條件供人納涼。
本事件中,店家用喇叭循環播放“這里不是老年活動中心”時,有網友出主意:直接關空調鎖門算不算非法拘禁?
但是,在實際勸離的時候也必須注意方法,三步勸離法:先口頭提醒→再出書面公告→最后報警備案。
保存關鍵證據:監控拍下占座時間、服務員勸離錄像(記住!不能強行拖拽)
空調開關玄機:直接把溫度調高到28度不算侵權,但突然關空調導致老人中暑要擔責,搞不好還要吃上官司。
所以說,像評論區很多網友建議的,就像之前杭州奶茶店老板做的:每天下午3點“空調檢修”,既保住體面又清場,這招合規又聰明!
二、想收茶位費卻怕被罰?合法防蹭指南看這里
首先,按照《價格法》第13條規定:經營者銷售、收購商品和提供服務,應當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明碼標價。
因此,本事件中,對于網友熱議的,廣東餐館慣用的“每位收取10元茶位費”真不是亂收費。明碼標價就合法,但操作要避免這些坑:
? 正確姿勢:在門口貼“每位最低消費10元(可兌換礦泉水/紙巾)”
? 作死操作:掛牌“老人納涼每小時收費20元”(涉及歧視)
重要提醒:記得在菜單和收銀臺三處公示價格表,曾有商家因字太小被罰5000元
所以說,對于老板而言,給他一個很好的建議,參考上海網紅咖啡店的做法:消費滿20元贈送2小時WiFi密碼,既促消費又防蹭座,單月營業額漲了37%。
三、當事情鬧到政府調解階段,鎮政府介入能干啥?這份調解模板請收好
首先,根據《人民調解法》第17條規定:當事人可以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也可以主動調解。
也就是說,既然鎮政府介入了,其實藏著轉危為機的秘訣。請記住三個黃金溝通點:
第一步,換位話術:“各位長輩肯定不愿意耽誤年輕人謀生對不?”(情感共鳴)
第二步,資源置換:建議社區開放老年活動室空調(政府政績+商家困局雙解)
第三步,折中方案:每天14:00-16:00開放特定區域(避開用餐高峰期)
也就是說,本事件中,政府不是把他們趕走了事了,政府應該與街道居委建一個有空調的老人活動中心,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讓老人可以安享晚年!
其實,在之前的報道案例中,去年成都火鍋店老板老張就靠這招,不僅化解矛盾,還獲得街道頒發的“敬老模范商戶”稱號,反而成了網紅打卡點!
最后,與其糾結“誰對誰錯”,不如看看浙江某商家掛出的告示:“免費納涼區開放時段:工作日下午1-4點,歡迎自帶水杯——您的理解,讓我們能繼續提供38碗免費綠豆湯”。
法律有尺度,但解法永遠在人性刻度之上。
對此,您怎么看?
下方評論區等候您的高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