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普京與特朗普達成共識?
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持續近一小時,雙方就烏克蘭問題,伊朗、敘利亞及中東局勢等議題交換意見。特朗普當天晚些時候稱,就相關議題,通話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他對此感到不快。
從結果來看,這次談話美俄雙方都未宣布取得明顯進展。但這通電話真的就白打了嗎?不一定!讓我們來看看通話內容。在烏克蘭問題上,特朗普再次呼吁俄方盡早停止對抗行為,普京則匯報之前俄烏第二輪談判達成的人道主義協議的執行情況,強調俄方會堅持走政治談判的路子。
談話過程中,兩人就像討價還價的商販,互相試探對方的底線。可以看出,雙方在讓烏克蘭局勢降溫這件事上,還是達成了一定的共識的,只是在具體條件和實施路徑上,仍存在明顯分歧。看普京的態度,俄羅斯不會放棄在烏克蘭實現既定目標,消除導致當前局勢和激烈對抗的“眾所周知的根源”。美俄雙方后續還會進行對話和交流。
可以說,這通電話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涌動,說不定哪天就突然爆出個大動作!這次對話的背后不單純只是談判,還涉及到復雜的地緣政治博弈。而這一切,還得先從俄烏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歷史恩怨說起。
02 俄烏沖突的歷史淵源和立場
回溯俄烏的歷史淵源,可以說是經歷了從“好兄弟”到反目成仇的過程。10世紀的基輔羅斯時代,俄羅斯和烏克蘭同屬東斯拉夫民族,關系不錯。但好景不長,13世紀蒙古帝國向西進行疆域擴張,俄羅斯所在的地區被金帳汗國占領,而烏克蘭地區幾乎沒受影響。這期間,俄羅斯和烏克蘭逐漸分化,開始走向不同的發展道路。俄羅斯強化沙皇的絕對權力,吸收蒙古的集權統治模式;烏克蘭被波蘭-立陶宛聯邦長期控制,吸收了歐洲的貴族議會模式。17世紀,烏克蘭哥薩克首領簽署《佩列亞斯拉夫協議》,帶烏克蘭回歸沙俄版圖。可沙俄政府實在太霸道,強行讓烏克蘭“俄羅斯化”,烏克蘭民眾紛紛起義,爭取烏克蘭自治。蘇聯時期,烏克蘭數百萬人餓死,二戰時又成了蘇德戰場“絞肉機”,進一步加深和蘇聯其他地區的矛盾。直到1991年烏克蘭宣布獨立,俄烏關系迎來相對和平友好時期。2022年俄烏沖突正式爆發,一打就是三年多。
在這場沖突中,各方都有自己的立場。對于俄羅斯來講,北約持續東擴的行為,已經嚴重威脅到俄羅斯的地緣安全利益,為了對此進行戰略反擊,捍衛自身安全邊界,就必須讓烏克蘭“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對烏克蘭來說,因為過度依賴農業和重工業,導致經濟發展陷入困境,不得不向西方尋求幫助。再加上,國內現在被親西方的勢力掌權,推動烏克蘭向北約和歐盟靠攏。這無疑在挑釁俄羅斯,將自己置于大國博弈的風口浪尖。現在陷入騎虎難下的境地,只能硬著頭皮打下去。對美國來講,加劇俄烏沖突,可以鞏固自己在歐洲的“老大”地位,同時削弱俄羅斯的實力,將俄羅斯拖入戰爭泥潭。為此,美國不惜耗費千億美元,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裝備,還派遣軍事顧問幫助烏軍進行訓練,利用衛星等手段為烏軍提供情報支持。在美國的不斷拱火下,俄烏沖突進一步加劇,雙方產生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嚴重破壞了地區的和平穩定。
03 結語
雖然美國和俄羅斯高層在通過政治談判解決問題、推動俄烏沖突降溫上,達成一定程度的共識,美國為此不惜暫停部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想推動俄烏和談、重新定義歐洲安全秩序。但是,烏克蘭國內部分強硬派仍不愿低頭,和俄羅斯在具體談判條件和時間節點上存在嚴重分歧。再加上歐洲和美國意見不一致,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的立場搖擺不定,也給俄烏沖突的未來走向,增添諸多變數。
綜合而言,短期內俄烏沖突直接停火、達成全面和平協議的可能性較低,未來數月大概會呈現“邊打邊談”的僵持狀態,這場沖突最終會走向何方,誰也不知道!真心希望各方保持克制,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作為國際上的“重量級選手”,俄美更應該扛起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別總想著零和博弈,合作共贏才是王道!畢竟,只有和平,大家才能過上好日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