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記者 陳思琦 深圳報道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曾如此形容敦煌莫高窟。
而今,數字技術讓千年敦煌文明“飛”出茫茫沙漠,來到3500公里外的粵港澳大灣區。
7月5日,“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藝術大展”展覽發布會暨門票開售儀式在深圳舉行。南方財經記者會上獲悉,該展覽由敦煌研究院、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將于7月26日至11月23日在南山博物館展出,將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展品最豐富、文物數量最多的敦煌文化藝術大展。
據介紹,本次大展展品205余件(套),包括復制特級洞窟6個,臨摹彩塑4件,壁畫臨摹品60余幅,珍稀文物真跡80余件(套),多件國寶級展品和藏經洞數字化成果為首次亮相粵港澳大灣區。
“敦煌與深圳,兩座城市一古老一現代,但有許多共通之處。”敦煌研究院副院長張小剛表示,敦煌作為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地,發揮了重要的對外文化交流作用;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前沿,如今承擔了相似的角色和作用,以騰訊為代表的深圳高科技企業也深度參與了敦煌文化的數字化研究、保護與弘揚工作,使千年文明以更鮮活的面貌和姿態走進大眾視野。
(主辦方供圖)
不開放洞窟“數字復原”
敦煌,古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融匯多種外來文明。近年來,數字技術使千年壁畫突破時空限制,“飛”向全國乃至全球。
據介紹,“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藝術大展”將于7月26日至11月23日亮相深圳市南山博物館。展覽由敦煌研究院、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深圳市南山博物館、九色鹿文化藝術傳播(深圳)有限公司承辦。
作為迄今華南地區規模最大、展品最豐富、文物數量最多的敦煌文化藝術大展,本次展覽有超200件(套)展品,分為“絲路明珠”“佛國圣境”“人間萬象”“石室寶藏”“考古探秘”“眾心一念”六個板塊,結合實物與多媒體展示,全方位呈現敦煌文化的歷史內涵。
據張小剛介紹,6個使用高清數字技術精密制作的1:1復原特級保護洞窟尤為值得關注,包括兩個不開放洞窟。其中,第285窟北壁有西魏大統四年、大統五年發愿文題記,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確切開鑿年代的洞窟,保留有九首龍身的開明、人頭蛇身的女媧、旋轉連鼓的雷公等圖案,有中國“萬神殿”之稱;第3窟為敦煌石窟唯一以觀音為主題的洞窟,南、北壁都繪有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及其眷屬,顯示了元代繪畫藝術的高度發展。
先進技術不僅使不開放洞窟“數字復原”,還讓流失海外的藏經洞文物實現“數字回歸”。
1900年,莫高窟藏經洞被意外發現。據統計,藏經洞出土的各類文物共7.3萬余件,其中藏于海外4.7萬余件,保存在中國國內2.6萬余件。
據了解,敦煌研究院近年來推進“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數字化復原項目”,聯合騰訊打造“數字藏經洞”數據庫平臺,整合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目錄、珍貴圖像,并納入海量國內外敦煌學研究成果,同時運用AI技術對經卷文字自動識別,具備圖像拼接、圖像綴合、知識圖譜構建、全文檢索等功能。
目前,“數字藏經洞”數據庫平臺發布敦煌文書經卷9900多卷、圖像60700多幅,經卷內容識別840多萬字。
本次深圳展覽將集中展示流失海外藏經洞文物數字化回歸項目系列成果,選取8件藏經洞經卷文物原件,以及流落海外的數字回歸絹畫復制品11幅和經卷復制品8件,包括“世界第一部藥典”唐代《新修本草》(原件收藏于法國國家圖書館),現知全世界最古老、星數最多的《全天星圖》(原件收藏于英國國家圖書館)等。
此外,莫高窟北區眾多文物及其他展品是國內外大型博物館首展,包括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實物“回鶻文木活字”、《資治通鑒》殘片、十一世紀銅十字架等。
“博物館之城”再進階
此番“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藝術大展”登陸深圳、選擇南山博物館,是深圳建設“博物館之城”的一個側影。
日前,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廣東省2024年度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報告》,顯示深圳現有備案博物館65家,其中國有博物館20家、非國有博物館45家;全市有定級博物館12家,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1家、國家二級博物館2家、國家三級博物館9家。
2024年,深圳全市博物館接待觀眾總量1425.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4.3%。其中,南山博物館以全年觀眾數量680.47萬人次高居全省第二。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南山博物館陸續推出“對望與凝視——東京富士美術館珍藏西方人物畫展”“太陽的子民——印加人和帝國四方之地”“萬歷那些年——萬歷文物主題特展”“傳統之繭——歐亞大陸民族文化中的絲綢”“融合之路——拓跋鮮卑遷徙與發展歷程”“有美玉于斯——山西周代出土玉器展”等專題展覽,今年還推出深圳首個聚焦歐洲騎士文化的重量級特展“鋼鐵與榮耀:歐洲騎士盔甲與文化展”等,人氣頗高。
越來越多重磅展覽選擇深圳,與深圳毗鄰港澳、可有效聯動和輻射港澳亦有關聯。本次敦煌大展發布會上,香港天籟敦煌樂團演奏了新編敦煌古曲《西域隨想》《供花手》,以古譜入音、古韻新詮的方式,重現莫高窟壁畫上失傳已久的場景音樂。
張小剛告訴南方財經記者,大灣區范圍內對敦煌文化感興趣的民眾較多,本次展覽還將邀請香港高校及研究機構的考古、數字化等方面專家參與講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