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份以來,安徽省進入晴熱高溫天氣,持續高溫可能對孕穗至抽穗揚花期的再生稻頭季、灌漿期的早稻造成不利影響。日前,省農業農村廳印發《當前水稻生產田管技術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切實抓好當前在田水稻生產田間管理工作,夯實大面積水稻高產豐收基礎。
當前正值安徽省水稻生產的關鍵時期,早稻處于灌漿中后期,再生稻、中稻和晚稻分別處于孕穗-揚花期、分蘗-拔節期和秧田期。前期氣溫偏高、降水充足,生育進程正常,整體苗情長勢良好。
早稻、再生稻中后期田管方面,《意見》指出,要加強防范極端天氣對早稻灌漿結實影響,濕潤灌溉管理為主,降低高溫對早稻產量品質影響;對于處于再生稻頭季孕穗至抽穗揚花期的田塊,要防范高溫影響,視苗情追施穗粒肥,增強植株抗逆能力,提高穗粒數和結實率。同時,密切關注病蟲發生趨勢,早稻、再生稻頭季在全穗轉色穎殼90%變黃收割,及時機收烘干,安全歸倉。
中稻大田管理上,要做好水分管理,拔節孕穗期的田塊,要堅持淺水孕穗、寸水揚花,遇高溫需灌深水降溫;及時追肥,對夠苗至拔節期長勢不足、缺肥的田塊,盡早追施拔節孕穗肥,促幼穗發育,形成大穗。晚稻秧田管理上,要培育壯秧,因秧苗徒長或早稻延遲收割遲讓茬的秧田,要適度干旱、二次化控等措施,控長促蘗,防超秧齡“早穗”;做好茬口銜接,及時騰茬,規范耕整地,避開白天中午高溫時段,搶時移栽,確保播栽密度。
《意見》強調,要提早做好早晚稻“雙搶”工作,做好農機、農資準備,加強機收機具供需調度。根據早稻成熟進程,搶時搶晴收割,做到成熟一塊、收獲一塊,確保早稻安全收獲。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社會化服務作用,幫助小農戶開展“雙搶”、烘干倉儲服務,保障稻谷安全入倉,減少產后損失。對農機作業困難的山區丘陵地塊,動員各方力量開展搶收搶插,加快收栽進度,做到晚稻適期早栽插。加強秧苗余缺調劑,做到應栽盡插,全力落實晚稻面積。(記者 許昊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