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暑還沒到,日頭就毒得能曬化地皮。
華北、江淮多地連續十天最高溫超37℃,玉米葉子卷成旱煙卷。長江邊的稻農發現,晚稻秧苗剛移栽就打蔫,土辦法不管用了?
老輩人說“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可今年熱得早、范圍廣。副高像個大鍋蓋扣在天上,把熱氣全悶在地里。全球變暖讓基底溫度拔高,往年40℃的天現在更容易冒頭。
厄爾尼諾又來添把火,三大原因湊一起,造就這場異常高溫。
對種地的老鄉來說,這高溫既是考驗也是關卡。
玉米正處拔節期,葉子被曬卷就像人渴得冒煙,得趕緊補水補肥。水稻灌漿期遇高溫會“逼熟”,米粒不飽滿,減產風險大。露地番茄、辣椒要防日灼病,果子曬出黑斑就賣不上價了。
先說玉米咋應對:中午葉子卷、傍晚能展開,就是缺水信號。趕緊在清晨或傍晚澆小水,別大水漫灌,免得傷了毛細根。
追穗肥要趁早,每畝15公斤尿素配5公斤硫酸鉀,跟著中耕一起做。
水稻田得“以水調溫”,早稻保持3厘米水層,晚稻移栽后深水護苗。連續三天超35℃,中午就得用噴灌給稻葉噴水,降降葉面溫度。
蔬菜大棚要掀膜通風,露地菜搭30%遮光率的遮陽網,別讓太陽直曬。黃板掛起來誘蚜蟲,生物農藥提前噴,高溫天病蟲害最容易冒頭。老輩人“小暑不鋤田,大暑沒谷添”的話沒錯,高溫下草比苗長得快。
中耕松土既能除草,又能保墑,讓根系周圍的土別曬得太硬。
我個人覺得,老輩人的土辦法里藏著大智慧,但也得結合新法子。
比如看云識天氣依舊管用,但手機上的天氣預報能看得更準、更遠。華北種蘿卜的老鄉注意,往年7月中旬播,今年可提前到7月初。但千萬別在中午11點到下午3點播,種子能被曬得發不了芽。
長江流域的稻農,要是發現早稻穗子灌漿變快,得做好測產準備。高溫對養殖業也有影響,雞鴨鵝棚要堵好漏風口,別讓熱浪直灌。
飼料里加些清熱的綠豆皮、荷葉粉,牲口也得防中暑。
有人問,這高溫還要持續多久?
未來一周還是晴熱主打。
但咱不能干等著,得主動出招,把損失降到最低。您家玉米葉子卷了沒?
水稻田水層夠不夠?趕緊下地看看。現在就做三件事:檢查遮陽網、備好噴灌設備、算算肥料夠不夠。
有困難別慌,村里農技員電話打起來,鎮上供銷社問問農資。
種地看老天,更要懂變招,跟著節氣調,收成差不了。
這場高溫是挑戰,也是提醒:以后看天種地得更靈活,多備幾手招。
您家田里啥情況?評論區聊聊,咱一起想辦法對付這毒日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