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遠道而來的中國外長,號稱對華強硬的“歐盟外長”,不知輕重的對中國連提3個要求。
中國外長王毅正在出訪歐洲,目前已經與一些歐洲高層進行了接觸,其中就包括素有“歐盟外長”之稱的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
【中國外長與“歐盟外長”卡拉斯進行交流】
在會談中,卡拉斯當面向中國提出了3個要求。
一是要求中國結束限制稀土出口等做法。她聲稱,這一做法給歐洲企業造成了所謂的“顯著風險”,并威脅了全球供應鏈的可靠性。
二是敦促中國通過所謂的確切方法“重新塑造”中歐經貿關系,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并優化對等市場準入。
最后,卡拉斯再次就俄烏沖突一事進行炒作,污蔑中國企業對俄烏沖突提供所謂“支持”,聲稱這將給歐洲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
為此,她要求中國立即停止向俄羅斯軍工業提供所有的“物資援助”,并支持全面無條件停火。
中國和歐盟作為有著全球影響力的重要角色,不可能只有共識,很顯然,卡拉斯跟中方提到的這3點,就是關于分歧的部分。
【卡拉斯對中方提出了結束稀土出口限制等要求】
先說稀土的情況。中方已經多次強調,中國對稀土的限制措施符合國際通行做法,不針對第三方。目前,中國已經開始向部分歐洲企業發放稀土磁鐵的出口許可證。
稀土對于現代工業生產確實有著重要的意義,歐盟在該問題上有自己的訴求和關切,也是能夠理解的。在合理的范圍內,中方也愿意給他們解決。
然而,中方絕不接受無端指責,更不接受某些人借題發揮,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和“對華去風險化”。
其次是中歐經貿關系。大家可以注意到,近年來,有的歐洲人開始頻頻把所謂“公平”掛在嘴邊,好像歐洲在中歐貿易中吃了多大的虧。
這本質上反映出的是中國商品競爭力提升上來后,歐洲人產生的焦慮。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中國商品競爭力的增強讓一些歐洲人產生了焦慮感】
至于卡拉斯有關俄烏沖突的說法,也并不是稀罕事。自從這場沖突爆發以來,西方就一直在向中國施加壓力,讓中國盡到所謂的“責任”。
還是那句話,中國既不是俄烏沖突的當事方,沖突也不是因中國而起。中國早就禁止向沖突中的兩國出口武器裝備,并積極參與勸和促談。
可以說,中方在該問題上早就仁至義盡了。歐盟向中國施加壓力,是找錯了人。如果歐洲遲遲不認清自己的錯誤,未來不排除在該問題上吃大虧。
卡拉斯對中國提出的這3個要求,其實都不是什么新鮮事。歐盟想得到一個自己希望看到的結果,就必須擺正態度,用合理的方式與中方溝通。如果歐洲人想借此機會,展示對中國的“強硬”,他們得不到第二個結果。
當然,也不能僅僅用分歧來定義這次中方與卡拉斯的會談。在會談中,這名“歐盟外長”也提到,歐盟和中國是伙伴,歐盟支持一個中國政策,愿意和中方籌備好新一輪中歐領導人會晤等。
【在會談中,卡拉斯也作出了相對積極的表態】
從這也能看出,在中歐關系中,共識與分歧都是客觀存在的。擴大雙方的共識以及共同利益,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分歧、妥善處理分歧,才是對待中歐關系的理性做法。
事實上,卡拉斯被認為是歐盟內部的鷹派人物,她會說出一些話,其實并不算出乎預料。而與卡拉斯的會晤,也只是本輪中國外長與歐盟高層接觸的一環。
這次來歐洲,中國外長也見到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后者提到,雙方即將舉行新一次領導人會晤,這是中歐一起慶祝建交50周年的最好時機。
馮德萊恩對與中方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深入溝通表示期待,并提到歐方繼續奉行一個中國原則。
可以看到,之前多次展現出“強硬”一面的馮德萊恩,這次明顯“收著”了不少。至于原因,其實她自己已經說出來了。很顯然,基本的為客之道,馮德萊恩也是清楚的。
【中國外長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會面】
此外,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也已經與中國外長舉行會談。這位歐盟高層告訴中方,雖然歐中存在差異,但歐方愿意和中方一起相互尊重、超越分歧、增進理解,攜手應對全球挑戰。
他也提到,歐盟將繼續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
卡拉斯、馮德萊恩以及科斯塔都談到了一個中國原則,這個細節無疑值得一提。我們都知道,一個中國原則,是所有跟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都必須恪守的政治前提和基礎。
歐盟高層現在集體強調這件事情,無疑是在給中方一個滿意的表態,為之后的中歐高層會晤營造良好的氛圍。
至少從這一點來看,歐方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而我們接下來要等待的,或許就是馮德萊恩以及科斯塔什么時候啟程,登上前往北京的飛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