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脊康醫療門診部,是德國施羅斯Schroth Best Practice(以下簡稱德國施羅斯SBP)官方授權的華南地區合作醫療機構,擁有沈彤教授、杜惠玲主任、徐天明主任等組成的資深脊柱側彎專家團隊,施羅斯SBP國際認證醫生和治療師共計52名,是國內擁有較多國際認證醫生和治療師的醫療機構。
在德國施羅斯SBP基礎上,我們還融入海內外各種先進治療,提出脊柱側彎綜合性療法——龍脊康脊柱側彎7D療法,其中還包括龍氏治脊療法、日本的常住平衡激活療法、拉伸療法、易罐療法、步態優化療法等,每年治療脊柱側彎患者上千人。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德國施羅斯SBP和龍脊康脊柱側彎7D療法。
德國施羅斯SBP官網(https://schrothbestpractice.com)
公布龍脊康的施羅斯專家團隊
即使是到了今天,非常嚴重的脊柱側彎(Cobb角度超過40度)在很多地方仍然被認為是需要手術的。其實,對于特發性脊柱側彎,cobb角在60度以內無明顯心肺功能障礙的患者,都可以采用保守治療,但任何一種療法單獨進行治療都是不夠的。龍脊康結合臨床經驗, 綜合國內外先進治療方法,提出青少年脊柱側彎7D療法,這種療法已經治療過大角度脊柱側彎患者,患者成功避免了手術!
7D療法具有兩層含義:
第一,為了方便外地患者,該療法的最短療程為7天,包括定制德國GBW支具,都可以在一周內完成;
第二,由于脊柱側彎是逐步加重的,7D療法是通過7種方法阻止加重,有“7Defense”的意思。
1D-德國施羅斯SBP強化訓練:
糾正側彎、改善體型
施羅斯脊柱側彎矯形體操是德國著名的理療康復專家Katharina Schroth女士發明的,該方法創立于1921年,解決大cobb角度的脊柱側彎如何進行保守治療的問題。Katharina Schroth女士本人也是脊柱側彎患者,由于當時無法進行脊柱側彎的手術治療,在求醫無門的情況下,為了對自身的脊柱側彎進行治療,經過多年的自我訓練,總結出了一套脊柱側彎保守治療的方法,建立了德國的黃金康復標準體系,是全球在脊柱側彎保守治療領域歷史悠久的治療方法。
即使是今天,非常嚴重的脊柱側彎(Cobb角度過大超過40度)在很多地方仍然被認為是需要手術的。這意味著,當前的任何醫學方法都無法對這個問題提供一個比較理想的解決方案,最終的結果一般只有采用手術的治療方法。放眼世界,能夠對非常嚴重的脊柱側彎進行非手術物理康復治療,且有效、理想的方法當推德國施羅斯SBP強化訓練。
施羅斯脊柱側彎矯形體操的創立者Katharina Schroth女士的女兒Christa Lehnert Schroth和外孫Dr. Weiss博士正在共同指導脊柱側彎患者
施羅斯療法歷經近百年的不斷改進,對脊柱側彎的保守治療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新的療法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住院康復理療的時間,從最初的3-6個月,目前已經可以縮短到14天以至于更少。特別是Dr. Weiss博士(Katharina Schroth的外孫)所創立的Schroth Best Practice Program療法中,對傳統的施羅斯方法已經進行動作精簡,用新的4個大模塊取代。而Schroth Best Practice Program中的一個模塊,該模塊只有在大Cobb角度的病人身上才需要實施,對于Cobb角度較小的病人,或常見的特發性脊柱側彎患者,通常只需要幾天的專業康復訓練和學習,就可以通過在家中的自我訓練,逐步達到康復矯形的目的。
Schroth Best Practice Program的核心治療機制是:將形體矯正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病人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正確的坐姿和走姿等,避免側彎曲線的加重。這個科目包含:
1.Physic-logic訓練模塊;
2.ADL訓練模塊;
3. 3D-made-easy訓練模塊;
4.new power schroth理療;
5.步行康復;
6.松解運動。
德國施羅斯SBP不僅可以預防長時間戴支具導致的肌肉萎縮,提高脊柱柔韌性,進而提高支具的矯正率,還可以增強孩子的肺活量和肌肉力量以更好控制脊柱,改善由于側彎引起的脊柱兩側肌肉長短強弱的不均衡,最終在脫掉支具時,減少度數的反彈。
施羅斯SBP國際認證醫生杜惠玲主任和國際認證治療師林鑠正在對患者進行施羅斯強化訓練指導
2D-德國施羅斯GBW支具:
三維糾正脊柱側彎
德國GBW支具 與傳統支具相比,GBW支具對于 特發性脊柱側彎擁有非常強的矯形效果。
支具矯形的生物力學依據:骨骺壓力法則,骨骺(骨骼不斷生長的中心)所受壓力增加,骨的生長就會受到抑制;骨骺所受壓力減小,骨的生長就會加速。而支具治療最根本的生物力學原理是:頂椎區椎體凹側生長終板負載減小,從而刺激凹側區的椎體生長。因此,如果不進行支具矯形,而單靠鍛煉和理療,脊柱側彎一定會不斷加重。
但是, 一個治療效果差的不合格支具,不僅浪費錢,而且讓患者穿戴得非常痛苦,更重要的是耽誤最佳治療時間,有患者竟因此延誤了僅有的那幾年黃金治療時間!
一、如何判斷一個好的支具和壞的支具?
龍脊康首席支具師徐天明主任認為:當支具師完成支具制作后,患者穿上支具再拍一次X線片,不要過分擔心輻射積累。穿戴支具并拍完片子后,與未穿支具之前的片子進行比較,如果cobb角能立即減少一半,就是合格的支具,意味著支具矯形有效,否則就不是一個好的支具。
而GBW支具,是Weiss博士在傳統支具色努支具(cheneau brace)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的成果,結合最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CAD/CAM)技術,通過自己研究的獨特分型體系,研發出目前世界最先進的GBW支具。
二、德國GBW支具的三大優勢
1、具有更高的矯正率。
GBW支具采用先進的3D掃描技術取得患者身體數據(如下圖),進而獲得精確的身體模型,通過精確算法讓每個患者獲得最個性化的支具。在此之前,大部分醫生和支具師在傳統支具基礎上,認為支具矯形只能維持度數,不可能減少度數,嚴重貽誤了患者的治療,且德國GBW支具會配合歷史悠久的施羅斯體操訓練,既改變骨骼的畸形,又通過體操增加了肌肉力量,矯正率較高。
龍脊康首席支具師徐天明主任用3D掃面技術為脊柱側彎患者測量數據
2、患者的身體數據及3D模型數據都會進行終身留存。
3D掃描后的數據直接傳回德國總部,所有患者的病情診斷和支具設計都由德國Weiss博士完成,支具制作全程由計算機控制,材料也是德國進口的新美樂牌聚乙烯,保證每個孩子得到有效的支具矯形效果。數據的保存使得醫生可以進行定期對比,動態跟進患者脊柱側彎康復情況,這是國內其他石膏技術所不可能實現的。
徐主任為脊柱側彎患者調整支具
3、德國支具更加符合人體生理結構。
特發性脊柱側彎從字面理解是脊柱向側方發生彎曲。但實際是在三維空間都發生了畸形,也就是在水平面,矢狀面,額狀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存在。GBW支具恰恰就是在這三個維度對畸形進行矯正。
(1)額狀面內:
對于雙主彎的脊柱側彎類型,在額狀面內,通過三點力原理,對于骨盆,腰椎,胸椎的彎曲同時作用
(2)水平面內:
通過在突出的對角線防線擠壓,改善椎體的旋轉畸形。所以,對于胸右彎的孩子來說,胸椎右后和左前突出,支具在這個方向會有壓力墊
(3)矢狀面內:
對于矢狀面的平背畸形,支具很難矯形,但最少要維持這種狀態,不要因為支具加重平背畸形
可見,GBW支具的設計,是非常符合正常生理曲度的。從2014年10月開始,中國大陸地區可以定制德國的GBW支具,3D掃描后的數據直接傳回德國總部,所有患者的病情診斷和支具設計都由德國Weiss博士完成,支具制作全程由計算機控制,材料也是德國進口的聚乙烯,保證每個孩子得到有效的支具矯形效果。
三、支具的正確穿戴要求:
1、正確地將支具穿至合適的位置。
2、穿一件無扣純棉衣服與支具進行接觸。
3、每天注意觀察皮膚。
4、每天堅持施羅斯體操鍛煉。
5、逐漸增加穿戴支具的時間,直至達到穿戴目標。經過2-3周適應期后,每天應穿戴22小時。
3D-龍氏治脊療法:
松解、調整旋轉小關節,更換合適枕頭
龍氏治脊療法是以西醫骨科、解剖與影像學為基礎,通過獨特的“三步定位診斷”明確發病的脊椎節段,并針對不同節段的脊椎錯位類型,運用安全、有效的正骨手法進行糾正的中西醫結合的綜合療法。
從左到右:沈彤教授、 龍層花教授、段俊峰教授
該療法診斷準確、手法輕巧、安全無痛,由著名西醫骨外科專家魏征教授和其太太龍層花教授從1959年開始研發,經過了58年的臨床驗證,糾正了不少臨床脊柱病診療誤區,也為脊椎相關疾病提出了新的診療思路,能科學解決各年齡段人群脊椎相關病癥。
青少年的特發性脊柱側彎,往往也伴隨著脊椎錯位,常見是胸、腰段脊椎的旋轉式錯位、側彎側擺式錯位。我們會運用龍氏治脊療法的三步定位診斷,對患者的錯位脊椎進行準確地定位和定性,然后對相應脊椎節段施以安全輕巧的正骨復位手法, 調整患者脊柱的旋轉變形,并對由側彎引起的脊椎小關節卡壓進行松解,使到脊椎小關節更加靈活,有利于患者做施羅斯強化訓練和減少支具帶來的不適。
斜向沖壓法
側臥搖壓法
按腰搬腿法
4D-拉伸療法&易罐療法:
提升肌肉彈性,平衡兩側肌張力
一、拉伸療法:
拉伸療法以人體解剖學為基礎,通過主動或被動的方式讓特定身體部位的肌肉及相關的軟組織得到延展和強化,使緊繃、僵硬的肌肉和軟組織可以解痙松弛,相應的癥狀得以緩解;同時對松弛無力的肌肉進行強化訓練,提高身體穩定性,對肌肉和關節疼痛、肌力和肌張力低下等問題具有非常明顯的治療作用。
正常 脊柱側彎體形
特發性脊柱側彎的扭力關系,會使得體形改變,身體兩側肌肉狀態處于不平衡狀態,我們會根據彎弧類型的不同對肌肉進行進行拉伸,緩解部分肌肉緊張對體態的影響。
腰方肌拉伸
二、易罐療法
“易罐療法”是根據拔火罐的原理,使用硅橡膠材料加以納米科技制作,使用時不必用火點燃,可以隨意吸附在身體上而肩﹑肘等關節,吸附之后還能做運動。易罐有吸附力強的特點,用手握住它,提起表面軟組織做牽拉皮膚的運動,減輕神經、肌肉、韌帶、血管和筋膜受到的壓迫,刺激穴位,調節經絡,有助于消除疲勞及舒緩病癥帶來的不適疼痛。
龍脊康脊柱側彎7D療法冬令營:杜惠玲主任與家長一起給孩子施行易罐療法
易罐療法也被用于特發性脊柱側彎的治療。我們會對脊柱側彎患者進行指導,囑患者在家中進行易罐治療,以增加肌肉彈性。
1、易罐療法具體操作的數量:按壓14個易罐放置在什么位置?(棘突旁開1.5寸共10個(T2,T5,T9,T12,L3),雙岡下肌2個,雙臀中肌2個),每次5-10分鐘。
2、易罐治療操
(1)跪撐:
(2)站姿舉手體態矯形(腰彎左側凸者為例)
(3)壁虎操:
5D-常住平衡激活療法:
恢復生理曲度,提高核心穩定性
龍脊康脊柱側彎7D療法夏令營,患者正在練習常住平衡激活療法的激活帶
發源于日本的常住平衡激活療法,是系統而專業的體能訓練方法,在進行平衡能力測試、力量傳導能力測試、肩部柔韌性測試三項測試之后,通過反復做左右對稱的運動,幫助調整身體軸,從而得到良好的身體姿勢,引導我們對身體中心肌肉運動能力的提升。
龍脊康脊柱側彎7D療法冬令營,患者正在練習常住平衡激活療法的平衡環
脊柱側彎患者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體態不美觀:高低肩、肋隆胸、后背隆起、胸部凹陷等,平衡激活療法的作用:
1、從 能量柔韌性 出發,改善脊柱側彎患者軀體柔韌性,利于在進行施羅斯及其他訓練時軀干保持更佳體位,加強糾正效果。
應用常住平衡激活療法治療脊柱側彎患者前后體態對比圖
2、從 能量平衡性 出發,促進前后、左右肌肉對稱均勻訓練,修復失衡狀態,進而達到恢復標準體態及正常生理曲度的目的。
應用常住平衡激活療法治療脊柱側彎患者前后體態對比圖
3、從 能量協調性 出發,增加正確位置下本體感覺輸入,提升核心穩定性,在骨盆、核心穩定能力提升基礎上,其他肢體運動釋放能力亦得到提升,改善主動運動能力。
6D-優化步態:
從足部源頭調整脊柱、下肢生物力學平衡
特發性脊柱側彎孩子中都有70%有足部問題,大部分表現為足弓塌陷、跟骨外翻,這是由于脊柱側彎后骨盆和下肢旋轉所致。(如下圖)
而龍脊康醫療門診部已經于2016年9月和德國奧托博克健康康復集團簽訂合作協議,成立廣東省首家步態優化體驗中心,專業為廣大患者量足定制矯形鞋。
龍脊康醫療門診部的徐天明主任是足部矯形方面的專家,他會先用德國足部掃描設備對脊柱側彎患者的足部進行檢查:
脊柱側彎的孩子一般都有足部問題,在矯正側彎的同時需要矯正足部變形,調整足底的受力平衡
龍脊康首席支具師徐天明主任對患者足部進行檢查
然后通過足部3D掃描檢測儀搜集患者足部健康數據,并對足部生物力學情況進行系統評估,為患者量身定做了鞋墊。
鞋墊既有良好的支撐性,又有很好的舒適性, 調整足部的內外翻,平衡受力,增強脊柱的穩定性。
7D-心理治療:
動態治療過程中孩子和家長的心理疏導
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1、醫生的康復宣教:一般而言,對于第一次就診的患者,我們都需要花很長時間(一般2個小時)對患者及家長進行康復宣教,一方面是因為大眾對脊柱側彎的認識實在是太淺了,需要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讓患者及家長意識到脊柱側彎的發病機制、危害和嚴重性,另一方面是因為脊柱側彎病情是一個持續進展的過程,治療脊柱側彎是一個長期的治療過程,德國施羅斯強化訓練需要患者長期堅持訓練,GBW支具佩戴時間非常長,需要幫助患者及家長樹立信心、堅定決心。
2、對患者的心理治療:對于身體的變形 ,患者一時之間很難接受,而且容易遭受同齡人的嘲笑,這需要醫生和家長花費很多的精力進行溝通,讓患者感受到一直有人在身后在陪他/她一起戰斗。否則,患者很容易自暴自棄或者半途而廢,因為治療過程常常需要忍受身體的不適甚至是疼痛。
3、對家長的心理輔導:家長對于自己孩子身體的變形,一時之間也是很難接受,往往容易急于求成,甚至將不滿情緒傳遞給孩子,要求孩子加大訓練量等等,這反過來容易讓孩子產生抵觸心理,妨礙治療進程。這要求醫生和家長互相、主動進行溝通,醫生第一時間將患者病情的好轉傳達給家長,家長主動多與醫生進行溝通,并主動督促患者跟進治療。
5大痛點
脊柱側彎保守治療無法落地的癥結
01治療方法單一
· 現狀:傳統培訓多聚焦單一技術,忽視多學科協作,導致療效不穩定、復發率高。
· 后果:學員無法將多種治療體系相互融合、協同運用,難以構建全面且系統的診療方案。
沈彤主任為小朋友做側彎體查
02評估手段片面
· 現狀:僅依賴X光Cobb角、ATR角或靜態體態評估,忽視三維動態變化與生物力學代償。
· 后果:難以及時、準確且量化反映患者的治療效果,不利于對患者病情和治療進程進行全面把握。
03經驗主導,缺乏科學循證
· 現狀:沒有循證醫學依據,治療方案的選擇將缺乏科學性和客觀性,更多地依賴于個人經驗或傳統習慣。
· 后果:治療效果不佳或過度治療。最終也會影響側彎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4技術斷層,細節難掌握
· 現狀:市面培訓多依靠模仿矯形動作的表面形態,忽視矯正運動、引導呼吸的細節。
· 后果:學員無法掌握運動治療的核心技術,不利于學員形成系統、有效的治療技能。
05缺乏鑒別診斷能力
· 現狀:非特發性側彎(如先天性、神經肌肉性)鑒別能力不足,易延誤原發病治療。
· 后果:會延誤患者對原發病的治療,無法提供全面綜合的診治建議。
7大創新
精準破解行業痛點
我們深耕脊柱側彎診療13年,接診患者超30,000例,推出全模塊7D Therapy?課程,直擊行業五大痛點,打造系統性解決方案:
01多學科融合診療(MDT)
整合醫生、康復師、支具師、心理醫生等多角色協作,提供“評估-治療-訓練”閉環方案。
沈彤老師評估側彎患者X線片
02三維動態評估體系
突破傳統二維評估局限,結合X光、CT、MRI及動態功能測試,精準量化三維畸形。
03國際指南循證治療
基于SOSORT權威指南,融合循證醫學與個性化治療策略,確保方案科學有效。
杜惠玲老師指導患者運動康復訓練
04手把手實操教學
講師團隊全程示范呼吸控制、動作擺位等細節,覆蓋松解手法、三維矯正訓練、支具適配等核心技術。
05鑒別診斷避坑指南
系統教學特發性、先天性、神經性側彎鑒別要點,降低誤診漏診風險。
06線上+線下靈活學習
7天線上理論筑基 + 6天線下實操特訓,微信群永久答疑,持續賦能臨床。
07權威認證與戰略合作
考核通過頒發官網可查認證證書,機構可申請“戰略合作單位”授牌,提升區域影響力。
課程指南
01授課內容
脊柱側彎診治全模塊7D Therapy?課程(贈送近 1000¥ 課程贈品)
02授課老師
沈彤教授
?龍氏正骨主要學科傳承人
?原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科主任
?2018-2023年被收入《嶺南名醫錄》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學系特聘碩士導師
?全國脊診整脊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全國頸椎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世界脊柱健康聯盟常務副主席
?2012年獲世界脊柱健康聯盟“十大學科帶頭人”
杜慧玲老師
主治醫師 資深醫師、
世界脊柱健康聯盟委員
廣東省針灸協會手法委員會委員
擁有10多年的脊椎病診治經驗,專研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診治,擅長運用龍氏治脊療法及中醫推拿等治療方法診治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截止2022年,脊柱側彎診治案例超3000例。
03授課時間及地點
1、時間:
① 提前7天線上打卡,學習相關理論內容,為線下課打基礎;
② 04月27日-5月02日,線下實操課程
2、地點: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金穗路
04招生人數及對象
1、招生人數:
為保證學習和治療質量,每期班限招30名學員。
2、招生對象:
從事脊柱側彎、體態矯正康復的專業人員,包括醫生、康復治療師、護士、手法愛好者、運動領域教練等相關人員,特別是:
①希望建立完整的脊柱側彎康復體系的個人和團隊;
②希望完善體態矯正規范化培訓課程的個人和團隊。
建議“醫生+治療師”組合參加。
05學習費用及優惠
① 課程價格8999元
② 學費包括培訓費、教材費、證書工本費,不包含發票及食宿。如需開票,需補交稅點1%(酒店可協助預定)
06報名方式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報名參加課程
李老師18137185405
07報名贈送
1、脊柱側彎診療必修線上課43講-499元
2、脊柱側彎關節角度測量尺-30元
3、施羅斯項目宣傳高清電子圖表、開展脊柱側彎項目的物資匯總表-200元
學員反饋
01學員課程反饋
02學員落地反饋
躬身實踐才能出真知,我們在課堂上教的東西,全部都是我們在患者身上做的治療。
教給你的,是七萬患者告訴我們的。
編輯:陸廉 聲明:部分圖文為廣告,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