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新能源車型續航衰減問題長期困擾北方消費者,但近期多款車型在低溫測試中展現出較強適應性。根據第三方評測機構數據及廠商公開信息,極氪7X、小鵬G6、阿維塔07等車型在零下環境中仍能保持較高續航達成率,為北方用戶提供更多選擇。
熱管理系統優化成關鍵
極氪7X憑借雙電機四驅系統與智能熱管理技術,在低溫環境下實現每10%電量行駛40-45公里的穩定表現,電池電量顯示誤差較小。其28分08秒完成10%-90% SOC的快充效率,成為測試中唯一進入30分鐘內的車型。小鵬G6則通過優化電池溫控策略,將低溫續航衰減控制在20%以內,-10℃高速工況下實測續航達350公里,達成率超60%,20分鐘可充至80%電量。
混動技術展現低溫適應性
豐田油電混動車型采用鎳氫電池,在零下40℃極端環境中仍能正常充放電,電力系統穩定性突出。宋PLUS DM-i(參數丨圖片)冠軍版在零下十幾度環境下保持純電續航穩定,-10℃虧電油耗僅4.8L/100km,每公里成本約0.3元,兼顧經濟性與低溫適應性。
自主品牌技術突破顯著
比亞迪漢EV常溫續航629公里,低溫續航435公里,衰減幅度30.9%,實測表現優于多數競品。比亞迪海豚420公里版本冬季實際續航約350公里,兩年內衰減不明顯。零跑C11通過電池安全設計與溫控方案,有效緩解低溫影響。阿維塔07實現“低溫超額續航”與“雙溫超低能耗”,30%-80%充電僅需15分鐘,快充性能突出。
冬測榜單驗證可靠性
極狐阿爾法S與智己L7在2022年新能源汽車冬測中均進入低溫續航達成率前列,進一步驗證自主品牌在極端環境下的技術積累。
業內人士指出,電池材料升級、熱管理效率提升及快充技術突破,是當前新能源車型抵御低溫的核心路徑。上述車型通過差異化技術方案,為北方消費者提供了更可靠的冬季出行解決方案。隨著技術持續迭代,新能源車型的區域適應性有望進一步增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