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進“五育并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教育浪潮中,勞動教育作為學生成長的必修課,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近日,榆林市橫山區第九小學以校園勞動實踐基地為依托,開展蔬菜種植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躬身耕耘中感悟勞動之美,踐行新時代勞動教育理念,為培育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注入強勁動力。
五月的校園,綠意萌動,生機盎然。橫山區第九小學的少先隊員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啟了蔬菜種植之旅。實踐基地里,孩子們分工協作,翻土、播種、澆水,每一個動作都認真而專注。西紅柿、黃瓜、香菜、生菜等蔬菜種子被小心翼翼地埋入土壤,承載著希望的菜園煥發出蓬勃生機。這不僅是簡單的種植活動,更是學校積極響應勞動教育要求,將勞動教育融入日常教學,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良好品質的生動實踐。
此后兩個月,實踐基地成為孩子們的“成長樂園”。每周,隊員們都會準時來到“責任田”,拔除雜草、松土施肥、觀察記錄蔬菜生長。即便烈日當空,汗水浸透衣衫,他們依舊熱情不減。在持續的實踐中,學生們不僅掌握了蔬菜種植知識,更深刻體會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真諦。這種沉浸式的勞動體驗,正是勞動教育培養學生堅韌品格、實踐能力的關鍵所在,助力學生在勞動中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豐收時節,紅彤彤的西紅柿、翠綠的黃瓜、鮮嫩的生菜掛滿枝頭,隊員們興奮地采摘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臉上洋溢著自豪。“以前只知道蔬菜從市場來,現在才真正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們的感慨,正是勞動教育成效的有力見證。通過親身參與種植、養護、收獲全過程,學生們對勞動的價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學會了尊重勞動、珍惜勞動成果。
此次蔬菜種植實踐活動,是橫山區第九小學勞動教育的一個縮影。它不僅是一堂生動的農業知識課,更是一次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成長之旅。在勞動中,學生磨煉了意志,增強了責任感,實現了體力與腦力、知識與實踐的有機融合。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勞動教育,不斷創新實踐形式,讓勞動教育真正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必修課”,讓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基礎。
(邊莫涵 王學凱)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