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難過,但是再難過這樣的日子也得過,這是沒法選擇的,就看你是想什么辦法來過高溫天。
話說現(xiàn)在也確實感覺每個夏天都是一年比一年熱,說是全球氣候變暖,不可抗拒。
再說上海,很多老上海都說,以前的上海哪有這么熱的啊,現(xiàn)在的上海怎么會有這么熱的夏天的啊,真是吃不消啊。
而專家的解釋說,是因為上海的高樓大廈太多,是上海的人口密度太高,也就是人太多了,想想也是,多出來的一千萬的外地人,還有五百萬的新上海人,這些都是熱源啊。
我是不懂這樣的解釋有沒科學依據(jù),但是,真的,我看到的專家關于上海夏天太熱了的分析,就是這么解釋的,也許是個假專家吧。
很多在上海生活的人,雖然說著“熱死了,吃不消”,可是也不愁啊,有空調(diào)的啊,上海強大的電力系統(tǒng)也足以保障市民的夏天用電需求。再說,那些沒法安裝空調(diào)的老破小里生活的人,還有出租屋里沒有空調(diào)的,也得想法子過夏天的啊,活人總不能讓尿給憋死的吧?
這不,有的老鄉(xiāng)就想到避暑的好點子了,這個避暑的方法比專家的實在得多了,老鄉(xiāng)說,上海高溫天,老百姓乘涼的好去處就是地鐵站。
是的啊,有多少人會在避暑的時候想到地鐵站呢?有多少人會把地鐵站當做避暑場所呢?我們都知道地鐵站都是有空調(diào)的,不從家里舍不得開空調(diào)來這里蹭冷氣的出發(fā)點,純粹從避暑的角度,這算不算是一個好點子呢?上海的地鐵也建成好多年的了,這個好點子怎么就沒有推廣普及呢?是上海人傻嗎?
老鄉(xiāng)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他自己也未必真的就會去地鐵站避暑,大概他是考慮到生活在上海的還有很多窮人,或許是他覺得這么好的場所不用來避暑是浪費了可惜了。
但是,對老鄉(xiāng)的這個點子,我是不建議的,當然也不會禁止和反對,蹭冷氣,不進安檢,就在外圍走走,也是可以蹭到冷氣的,也沒有人會來驅(qū)趕。
但是老鄉(xiāng)說,要地鐵管理者打開格局,要放點椅子在地鐵站,要讓老百姓坐得舒服,就是最好弄得就像海濱浴場或者室內(nèi)浴場那樣的休息室,躺著享受冷氣,坐著享受冷氣,而不是站著那么累的。
還可以在這里睡覺,還可以在這里過夜,對上班族來說醒來就可以乘地鐵去上班,省了路途的時間和車費,對來滬旅游的游客們來說,旅館的住宿費都可以省了啊,對于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來說,睡在這里比睡在馬路邊舒服得多了安全得多了,對于離家出走的人來說,雖然離開了家,可是這里比家里還要溫暖。
就是,地鐵站為什么就是不增添椅子和床位,讓來這里乘涼的老百姓滿意呢,讓這里真的成了老百姓乘涼的好去處呢?地鐵管理者們的格局呢?格局就不能大一點嗎?偏偏就是要一點格局也沒有嗎?就是故意不讓老百姓來地鐵站乘涼嗎?
老鄉(xiāng)說,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居然地鐵站的安檢外圍不可以放置椅子讓老百姓來免費乘涼,非得花錢進了安檢,才有椅子坐才有冷氣吹,這格局也太小了啊,對上海老百姓太缺少包容和關懷了,這只能降低老百姓對這個城市的好感度,這只能讓老百姓感受到這個城市的人情冷漠。
不過呢,上海老百姓中的一部分人表示,地鐵站是公共場所,安檢外圍放置椅子和床位,且不說影響市容不雅觀,對于人流疏散和乘客安全也是有影響的,再則,從公共衛(wèi)生安全來說,大量人員聚集也是不利于健康的,而且不能在地鐵站里坐著躺著吹空調(diào)避暑,可以在家里啊,也照樣為自己的故鄉(xiāng)上海自豪,一點也沒有感覺到這是上海對自己的冷漠啊,作為上海人也一直感受著上海的溫度,從來就未曾消失過啊。
只因為自己是上海人啊,只因為這里是自己的故鄉(xiāng)啊。上海人的習慣,不會把地鐵站當做避暑的場所的。所以,地鐵站也不是上海人乘涼的好去處。
只是,為什么老鄉(xiāng)說,上海高溫天,老百姓乘涼的好去處就是地鐵站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