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程琦7月7日報道:今天是小暑節(jié)氣,全國多地持續(xù)高溫,上海中心氣象臺也連續(xù)拉響高溫黃色預警。持續(xù)高溫下,防暑祛暑藥品成市民健康防護的必備物資。數據顯示,7月以來美團平臺防暑藥品訂單量月環(huán)比增長超120%,熱銷藥品覆蓋了藿香正氣口服液、夏桑菊顆粒、保濟口服液、龍虎人丹、十滴水等夏季常用防暑祛暑藥品。
“這天熱得人發(fā)昏,剛出門走了幾步就感覺不對勁,趕緊在手機上下單買了藿香正氣水,還沒到家藥就送到了?!奔易∑謻|的市民李先生表示,這種“救急式”的消費體驗,讓他切身感受到了即時零售帶來的便利。
李先生的經歷正是當前上海市民應對高溫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7月以來,隨著氣溫一路攀升,防暑藥品的需求量也水漲船高。在美團平臺上,上海地區(qū)的防暑藥品訂單量相較6月同期增長超過120%。其中,藿香正氣口服液、夏桑菊顆粒、人丹等傳統(tǒng)消暑藥品依然是購物車里的“主角”,穩(wěn)居銷量榜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傳統(tǒng)口服藥,新一代的物理降溫“神器”也異軍突起,成為市場新寵。醫(yī)用退熱貼、冰涼貼等產品,因其使用便捷、體感直接,在辦公室白領和年輕家庭中迅速走紅。數據顯示,作為長三角核心城市,上海在此類醫(yī)用器械上的需求增長尤為迅猛,成為防暑消費的新趨勢。
訂單量的激增,一方面反映了市民健康防護意識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線上平臺推出的精準補貼。據悉,為助力市民健康度夏,美團買藥在小暑當天就上線了高溫補貼活動,通過發(fā)放“滿15減13元”優(yōu)惠券、新用戶一分錢購藥等福利,有效降低了用戶的防暑成本,進一步刺激了消費需求的釋放。
美團買藥相關負責人分析稱:“訂單量翻倍增長,清晰地表明在極端天氣下,市民對即時健康服務的依賴度越來越高。‘線上下單、30分鐘送達’的模式,不僅解決了‘不想出門’的痛點,更滿足了‘立刻需要’的急需。”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為應對接下來的大暑、三伏天等持續(xù)高溫節(jié)點,平臺不僅會繼續(xù)推出線上防暑福利,還將聯(lián)合上海的連鎖藥店設立線下“清涼驛站”,為在城市中奔波的外賣騎手、環(huán)衛(wèi)工人等戶外工作者提供免費的消暑物資和休憩服務,共同為守護城市健康貢獻一份力量。
【小帖士】
高溫來襲
這份防暑指南請收好→
一、高溫熱浪會帶來哪些健康影響
高溫熱浪可直接影響健康,導致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等,還可間接加劇人體多個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
1.熱痙攣:大量出汗后出現(xiàn)短暫、間歇發(fā)作的肌痙攣,伴有收縮痛,多見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腸肌為著,呈對稱性。體溫一般正常。
2.熱衰竭:以血容量不足為特征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如多汗、皮膚濕冷、面色蒼白、惡心、頭暈、心率明顯增加、低血壓、少尿,可伴有眩暈、暈厥。體溫常升高但不超過40℃。
3.熱射?。阂泽w溫明顯增高及意識障礙為主的臨床表現(xiàn),表現(xiàn)為皮膚干熱、無汗、譫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癲癇樣發(fā)作、橫紋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呢等。體溫高達40℃及以上。
一旦發(fā)生中暑怎么做?
1.立即將患者移到陰涼安靜的地方,平臥休息。
2.松開衣服,采取降溫通風措施,幫助散熱。
3.及時補充清涼含鹽飲料。
4.服用解暑藥物,如仁丹、十滴水、解暑片或涂清涼油。有頭暈、惡心、嘔吐或腹瀉者,可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重度中暑患者除以上處理外,應立即送醫(yī)院,以免延誤病情。
若休息后,不適癥狀無好轉,建議及時就醫(yī)或撥打1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