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鐵道部決定為詹天佑遷墳,未曾想,在挖開詹天佑墓的瞬間,竟看到棺木里流出黑水,在場人員頓時愣在原地。
“這黑水是什么東西,快跑,說不定有危險,快跑!”
棺材中汩汩流淌的黑水是什么?鐵道路決定為詹天佑遷墳,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1919年4月24日,詹天佑因疲勞過度、導(dǎo)致腹疾復(fù)發(fā),情況嚴(yán)重,心力衰竭去世。
在如今的年代,腹疾在一定情況下也會引發(fā)生命危險,脫水會對生命造成嚴(yán)重威脅,更何況是當(dāng)時那個醫(yī)療條件和設(shè)備都有些落后的年代。
詹天佑去世之后,經(jīng)家人一致商量,將其葬在海淀區(qū)萬泉莊,這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完成詹天佑的“遺愿”。
詹天佑去世之前,就曾對海淀區(qū)的萬泉莊贊不絕口,說萬泉莊風(fēng)景秀麗、景色宜人,而且氣候涼爽,即便是炎炎夏季,也像是在“空調(diào)房”。
“我以后去世了,希望能夠在這里長眠。”
當(dāng)時詹天佑的身體狀況已經(jīng)很不好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他對自己的身體情況很是了解,也不需要家人去怎么安慰,生死隨緣。
顯然,在沒有去世之前,就已經(jīng)找好了“埋骨之地”,這無疑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話題,但詹天佑語氣輕快,似乎同家人在閑話家常一般。
詹天佑去世的不算特別突然,家人其實也算有些心理準(zhǔn)備,詹天佑去世之后,家人想起他之前的遺言,決定滿足他葬在萬泉莊的心愿。
詹天佑去世后沒幾年,妻子也去世了,子女們順從二老的心愿,將母親與父親詹天佑埋葬在一起,都葬在了萬泉莊。
然而,在詹天佑“長眠”萬泉莊63年后,鐵道部卻突然做出了一項決定,要為詹天佑遷墳,將其遺體從萬泉莊遷移到北京市青龍橋車站……
這在當(dāng)時絕對是一件大事兒,群眾們議論紛紛,鐵道部付出行動的時候,卻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當(dāng)他們打開詹天佑的棺木后,一股黑色的液體竟然順著棺木緩緩流出。
這樣的場景,在場的工作人員哪里見到過,所有人一時間都愣住了,有人反應(yīng)過來,第一想法就是“不好,快跑”。
這些黑色的液體到底是什么?眾人跑到安全地帶之后,心中恐懼的同時,卻多了幾分疑惑。
后來他們才知道,這種黑色的液體其實是一種特殊制作的藥水,專門用于保護遺體。
雖然過程有些“坎坷”,但好在遷墳工作順利完成,而鐵道部之所以這么做,正是為了順應(yīng)民心,讓群眾能夠更好的祭奠詹天佑!
詹天佑不算短暫的一生盡其所能做出了利國利民的事情,更值得人們?nèi)チ私馑倪^去、更在未來懷念他的付出與成就。
詹天佑出生于1861年,時值清政府末年,百姓生活困頓、民不聊生,而詹天佑的家庭也不算寬裕,父親只能靠著不斷刻章、寫信來維持生計。
父親干的是“文職”,因而對詹天佑的教育十分看重,就算是省吃儉用,也要讓詹天佑念私塾。
詹天佑天資聰穎,一張嘴巴也能說會道,私塾先生們都很看重他,并認為只要假以時日,詹天佑必然能夠成為一個厲害的人物。
11歲那年,詹天佑在父親朋友的舉薦下,得到了前往美國留學(xué)計劃的“名額”,12歲時,詹天佑背井離鄉(xiāng),前往美國求學(xué)深造。
在美國期間,詹天佑到底吃了多少苦,他本人從未說過,而是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和報國的決心,憑借著優(yōu)秀的成績考了美國著名學(xué)府耶魯大學(xué)。
土木工程和鐵路工程為詹天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從耶魯大學(xué)畢業(yè)后,詹天佑立刻做出決定回國,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一些事情,可當(dāng)時的情況卻與想象不同。
回國后,詹天佑學(xué)習(xí)造船,以此謀生,后來又當(dāng)了老師,教書育人,可這些工作,對于詹天佑而言,似乎都少了某種干勁兒。
直到1988年,鄺孫謀向天津中國鐵路公司推薦了詹天佑,詹天佑才算是迎來了“心生”,找到了人生的目標(biāo),開始致力于將畢生所學(xué)以及精力都用在了修建鐵路上面。
最著名的便是由詹天佑親自設(shè)計的“人”字形線路,成為了緊張鐵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因這一項成就,詹天佑一舉打破了國外對中國“落后”的固有印象,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
修建鐵路有多苦?詹天佑從來不說,卻甜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世子孫……
如今,詹天佑在北京市青龍橋車站“安眠”,受到眾人敬仰,或許在某一時刻,鐵道部的用心良苦才深入人心。
信息來源:1909年9月24日 中國自行設(shè)計修筑的京張鐵路通車.中國網(wǎng) .--2014-07-9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