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最近這日子過得是真糟心。這邊美國掐著7月9號的關稅大限,現代起亞這些車企要是被加25%的稅,韓國汽車行業每年得虧50多億美元,GDP直接被拽低0.3%,幾十萬人飯碗都得晃悠。那邊中國又發來9月3號抗戰勝利紀念活動的邀請——明眼人都知道,這哪是簡單的請帖,分明是塊試金石,試試韓國到底想往哪邊站,面對這一邀約,李在明親自在7月3日的記者會上回應了9字:“將盡快改善韓中關系”,
美國這次壓價可夠狠的,兩條路都跟絕戶計似的:要么敞開國門讓美國農產品沖進來,韓國本地農民能被擠兌到喝西北風;要么加入那個所謂的“芯片四方聯盟”,明擺著要斷了韓國跟中國的芯片合作鏈??扇呛蚐K海力士當場就跳腳了,聯名信直接懟到總統桌上:“斷了中國市場,我們30%的產能立馬抓瞎,1.2萬人得卷鋪蓋走人,這相當于韓國一年新增就業的15%啊!”你說李在明能不頭疼嗎?左邊是美國拿關稅和安全當棍子,右邊是中國攥著韓國經濟的命根子——2024年中韓貿易3280億美元,韓國每賺10塊錢就有4塊來自中國,三星三分之一的芯片、現代四成的整車都得靠中國買家撐著。
其實韓國人心里跟明鏡似的,薩德那時候的教訓還熱乎著呢。當年樂天被擠兌得差點退出中國,港口集裝箱堆成山,訂單說斷就斷,多少人一夜之間沒了工作?,F在中國壓根沒明著制裁,就悄悄停了韓國明星來華活動的審批,這“限韓令”的苗頭一冒出來,青瓦臺上下都慌了神??擅绹沁吀^,高官三天兩頭往青瓦臺鉆,宙斯盾戰艦直接開到黃?!把萘暋?,明擺著拿軍事施壓逼著韓國站隊。
要說這局面,李在明不是第一個栽進去的。2015年樸槿惠頂著美國壓力去了北京閱兵,回頭中韓自貿協議談得順風順水,結果轉眼薩德事件爆發,中國反手一制裁,韓國經濟當場“感冒”。更氣人的是美國壓根沒撐腰,反而在背后指責韓國破壞盟友信任——這前車之鑒就擺在那兒,李在明哪敢隨便踩雷?
現在最詭異的是特朗普的態度。對韓國硬得像塊石頭,逼著開放市場、圍堵中國;可對中國卻悄悄松口,放行伊朗石油采購,北約會議上把批評中國的話全刪了,甚至傳他要親自訪華。這種兩面派做法讓韓國徹底抓瞎,青瓦臺早備好了兩套方案:談得攏關稅,李在明就派特使去中國;談崩了,干脆親自去閱兵式,借機重新洗牌。
說到底,7月9號這日子不是簡單的談判截止日,而是韓國國運的岔路口。選美國,中國市場的飯碗保不住;選中國,美國的安全網可能撤掉。李在明現在就像走鋼絲,一步踏錯不是個人政治生涯玩完,整個韓國經濟都得跟著掉溝里。你說這事兒鬧的,小國夾在大國中間想玩平衡,難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