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家外媒報道透露,美國政府已經通知相關美國企業,解除了對華乙烷、芯片設計軟件,以及C919發動機出口禁令。美國陸續解除三重禁令,是因為什么呢?
從經貿角度來分析,還是因為國產替代速度很快。大飛機的發動機用外國的,主要還是為了歐美適航證,況且中國國產發動機長江-1000A測試進度超預期。另外,在芯片設計軟件禁令期間,中國本土EDA企業市占率從12%升至45%,28納米以上全流程工具實現國產替代。至于乙烷,這純粹是美國沒有牌打了,硬打的一張牌。乙烷這個東西中國不是不能搞,只是因為美國的便宜,而且油氣國家也不止美國一家,沙特、俄羅斯都能替代美國乙烷供應鏈。因為禁令,反倒是依賴中國市場的美國企業損失慘重。
從戰略博弈角度來看,還得是稀土反制起了絕殺作用。美國5月技術封鎖是對中國稀土出口管控的報復,并認為這是掀了中國桌子,壓制中國半導體產業、打擊大飛機產業、切斷中國化工原料供應。結果發現中國幾乎可以掀翻所有的桌子,小到電動牙刷,大到整個航天軍工產業。中國稀土出口量上半年同比降28%,直接沖擊美國供應鏈,促成美方在7月初“以解禁換資源”,在美方解禁的同時,中方同步放寬稀土出口。正是稀土管控直擊美國軍工軟肋,迫使美國扶掀翻的桌子并老實坐下談。
有人會質疑,中國不應該這么快鳴金收兵,稀土這張王牌應該繼續打。這種聲音是完全沒理解中國這輪稀土反制的邏輯,“恢復稀土供應”只是美方的說法,中國一直都說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申請,這輪博弈期間中國借機構建關鍵礦產出口長效管控機制,讓稀土出口規范化。從來沒有什么稀土禁令,只要合規申請就行了,只不“合規”這個標準就由中國說了算了,民用的可以但需要嚴格審查終端用途,軍品想都別想了。或許美國會繼續加碼,但只要我們捏著稀土,他們就沒辦法。對于美歐來說,稀土這個問題就是無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