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今天是7月7日,全體中國人刻骨銘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拉開全民族抗戰的序幕,無數中華兒女共赴國難,浴血奮戰。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如今硝煙雖已遠去,但曾經的苦難不能忘,曾經的犧牲不敢忘。從即日起,大皖新聞推出“為烈士尋親”特別報道。我們將走進烈屬家中,傾聽烈士們的英勇故事;我們將走訪多地,尋找烈士遺骸安葬之處;我們還將聯合更多媒體共同發布烈士尋親信息,面向全社會征集線索,讓英烈們早日“回家”。
在特別報道啟動前,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由于種種原因,一些烈士信息不夠完整準確,一些烈屬只知道親人犧牲,不知安葬何處。“這些年每每前來祭拜,一想到他們的遺骸不知在何處,我都忍不住流淚。”作為烈士的后代,巢湖村民徐龍華告訴大皖新聞記者,早日找到兩位爺爺的遺骸回鄉安葬是他的一個心愿。
在河北省邢臺市南宮市冀南區烈士陵園,安徽六安籍烈士李如寶長眠于此。據該陵園“抗日陣亡五烈士碑”記載,李如寶烈士為六安州香集鎮人。“香集鎮”如今是在哪里,他是否還有親人在世?
在六安市葉集區姚李鎮,杜立成烈士的后人正在尋找他當年的犧牲地。在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中,他寫下的一封家書竟成了最后的音訊。
如今山河無恙,為烈士尋親,讓英魂歸鄉是我們共同心愿。親愛的讀者們,歡迎撥打熱線電話0551-62639900,提供烈士尋親線索和信息,我們共同用心、用情照亮英烈“回家”路。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