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對與日本能否就關稅問題達成協議表示懷疑,他還威脅考慮進一步提高對日本商品的關稅。報道稱,特朗普的言論出乎日方意料,日本政府正緊急商討對策。他還稱,“我們與日本一直在談判,但我不知道能否與他們達成協議。老實說,我覺得不能。日本非常強硬。他們被慣壞了。”
特朗普(資料圖)
如果是在往常,特朗普這種做法在面對盟友時,的確可以起到效果,但是這一次日本的強硬程度卻有些出乎預料。就在特朗普發出威脅后,日本首相石破茂當即公開作出回應,他表示,和其他國家相比,日本才是美國最大的海外投資國,為美國創造了最多的就業崗位,與其加征關稅,不如通過貿易來維護國家利益。石破茂還略帶嘲諷地表示:“那些左舵的、巨大且耗油的美國汽車,在日本根本賣不出去。”
從貿易的角度來講,日本跟美國的貿易,日本是占了大頭,日本是拿了順差,這讓特朗普心里非常的不爽,尤其是日本的汽車橫掃美國,占據了美國汽車的主要市場,這讓美國總統特朗普尤其憤怒,特別是特朗普剛剛力推的大而美的法案當中,要讓美國傳統的汽車產業重新煥發活力,那么必然會對日本的汽車產業進行打擊,所以25%的關稅就是這樣而來的。
日本首相(資料圖)
政治風險咨詢公司歐亞集團日本及亞洲貿易總監大衛·博林表示,日美要在7月前達成協議,“機會之窗可能已經關閉”。“貿易談判就像體育運動,你需要動力,”曾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擔任過談判代表的博林說:“但由于沒有取得突破,我們已經失去了動力。”他補充說,在7月參議院選舉前,日本首相石破茂將不愿達成協議,“尤其是不平等的協議”,而下一個可以推動談判的窗口期可能要等到今年秋季才會出現。
這一變化,也讓外界猜測特朗普是否已經將日本視為“難以馴服”的盟友?確實,在全球范圍內,特朗普對待貿易伙伴的態度越來越“零和博弈化”,他要的不是互利,而是讓對方低頭。日本談判代表赤澤亮正曾七次赴華盛頓尋求妥協,提出增加農產品進口、放開部分市場準入,但在特朗普眼中,這還遠遠不夠。他想要的是美國產品必須賣出去,不接受任何溫和讓步。可問題是日本也面臨國內參議院選舉,石破政府若在汽車和大米問題上讓步,等同于自毀政治根基。
另一方面,日本對美國近年來不斷單邊施壓、不斷提高談判門檻的行為已經產生了戰略疲勞感。尤其是在“對等關稅”的政策框架之下,美國頻繁調整貿易條件,從大米、汽車到數字稅談判,日本作為美國“最親密”的盟友非但沒能獲得豁免,反而屢遭點名。這讓日本骨子里的“大國尊嚴”徹底爆發,面對特朗普政府咄咄逼人的談判態勢,日本不得不在制度框架內做出堅決回應,以避免在國際體系中陷入完全的從屬地位。
特朗普(資料圖)
與此同時,對于日本首相石破茂在4月會見訪日的北約秘書長呂特時稱,一個穩固的北約于日本有利,日本將為北約同印太伙伴深化合作繼續發揮主要作用。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情況,中方對日本伙同北約無理干涉中國內政,渲染地區緊張局勢,挑動對立對抗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亞太是合作發展的高地,不需要軍事集團,也不需要大國對抗和鼓動新冷戰的“小圈子”。北約是區域性、防御性軍事組織,不應突破自身條約規定的地理范疇、越界擴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