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關稅政策以來,全球各大國家都對這種強行惡心全世界的行為不理解,但也沒什么太多辦法,誰叫他是美國呢?
各國只能和特朗普談著來,最終談出了一個90天暫停關稅的臨時舉措。
7月9日就是90天關稅暫停的最后截止日期,全世界還有眾多國家沒有和美國達成一致,而印度就是其中之一。
在6月30日的采訪中,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給美國劃出了兩條不可逾越的“紅線”,那就是印度的經濟命脈,農業和乳產品業。
特朗普則是在7月5日給出回應:“在最后期限到來前,我將會發送一封信函給還沒達成一致的國家,其中包括將要實行和征收的關稅的具體數額?!辈⑾铝俗詈笸?strong>“要么接受,要么拒絕。”
印度為何在農乳兩業方面如此敏感,甚至敲定了“紅線”,美印談判最終會是什么走向?
一、龐大而脆弱,矛盾的印度農業
在二戰結束后,印度雖然獲得了獨立,但卻并沒有獲得支撐自己大量人口的足夠的糧食,因此只能依靠國際糧食援助,才能勉強喂飽印度人。
然而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冷戰局勢下,印度意識到,不能再繼續依賴外國援助和進口來保障糧食安全了,印度必須實現自給自足。
因此印度開始了農業改革,其中印度的旁遮普邦在農業改革后,贏得了印度糧倉的美譽。
印度于20世紀70年代實現了自給自足,如今,印度不僅養活了14億人口,而且作為世界第八大農產品出口國,還向世界各地運送谷物、水果和奶制品。印度的農業占據印度總GDP的九分之一,且占總出口額的十分之一。
然而,盡管取得了如此巨大的進步,看似龐大的印度農業卻也僅僅只是依靠規模龐大在維持,生產力水平,基建等條件仍然非常落后。
甚至印度農民的平均耕作面積完全和龐大相反,每個農民的耕地不足一公頃,所謂的自給自足的另外一層含義就是,這些農民的土地,最多也就能讓他們自給自足了。
印度畸形的產業結構也讓農業顯得有些尾大不掉,印度農業崗位養活了超過7億人。
也就是說近一半的勞動力都在從事農業生產,而結合之前的數據,一半的人口生產的GDP卻僅僅只占總GDP的九分之一,這足以說明印度的產業結構問題有多大。
但是印度一時半會卻也無法改變這種結構性失衡,印度惡劣的外資環境,低下的人民素質,都導致外資想要在印度投資建廠要面臨巨大的風險,工業,服務業的人才不足,崗位也不足,讓印度沒有辦法,只能維持現狀。
這也影響了印度的貿易政策,為了不讓印度農民出現大規模失業,印度必須維持農業的高關稅,以保護其農民免受進口農產品的沖擊。
二、美印談判的結果清晰可見
如今,特朗普希望抹平與印度45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而其瞄準的方向就是美國的農產品出口到印度,如玉米,小麥等,而一旦成真,印度的農業將面臨滅頂之災。
大量美國先進機械化農業生產的廉價農產品將給印度的小農戶們帶來毀滅性的打擊,畢竟我們自身就學習過,小農經濟在工業化的沖擊之下,是根本活不下來的,印度7億農業人口將在沖擊下面臨失業。
想象一下,你是一個普通的印度農民,平日兢兢業業的經營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抗喜怒不定時而大雨傾盆,時而干旱連日的熱帶季風氣候,最終終于收獲了自己的農產品。
結果轉頭把自己的產品運到市場上的時候發現,拿滿補貼,氣候舒適,產出穩定,機械化生產的物美價廉的美國農產品輕而易舉的讓自己的農產品毫無競爭力,你會作何感想?
而這樣的農民,在印度占據了全國一半的人口,誰敢想象,全國一半的人口失業,對印度經濟,社會會有多么嚴重恐怖的影響。
因此印度絕不可能迫于美國的壓力,完全開放農業進口,哪怕是進口了,也必然施加極為苛刻的關稅,目前印度考慮,希望美國可以不要向印度出口農產品,而是可以出口工業產品來彌補貿易差缺口。
但工業品也同樣嚴重影響印度的經濟,在美西方引導下,準備接手中國“世界工廠”身份的印度,已經開始了大規模工業化的準備。
因此即便農業因在“工業品”的妥協下,沒有受到美國農業的沖擊,印度“世界工廠”的美夢也會在美國工業品的沖擊下夢碎。
而顯然,印度總理莫迪是非常明白這一點的,因此他做了兩手打算,首先就是向世界貿易組織發出兩份通知,保留對美國針對汽車零部件、鋼鐵和鋁征收保障性關稅進行報復的權利。
而另一方面,就是準備從印美的雙邊談判中脫身,轉向多邊談判中尋找轉機,莫迪就在巴西的金磚國家峰會上,開始大談“資源安全”問題。
三、雙邊談判轉向多方合作
7月6日莫迪在巴西舉辦的金磚國家峰會全體會議上表示,關鍵資源不能僅僅用于任何一個國家的利益,強調需要建立公平、透明、有韌性的全球供應鏈,并警告不要將關鍵材料和技術武器化。
這段話被廣大西方媒體轉發,他們認為這是印度在向中國對稀土的管制進行的抨擊,是在為全世界供應鏈安全做表率。
但是實際上這些人是在說自相矛盾的話,當初西方國家用芯片光刻機這些關鍵技術武器化,試圖在供應鏈上切割中國的時候,怎么不說西方國家威脅了全世界產業鏈的安全了呢?他們反而說中國是產業鏈的威脅。
如今,中國主動把自己生產的稀土和產品剝離出世界產業鏈,失去稀土供應的西方又反咬一口,還是說我們威脅產業鏈安全,怎么?在產業鏈里是威脅,脫離了還是威脅?好賴話都讓你說了?
更何況,中國也是金磚國家的一員啊,金磚峰會可是有中國代表的,且印度可不會受中國稀土管制的影響。
稀土的重要應用領域,即電車,雷達,軍工等領域都和印度產業不沾邊,印度自己的軍工都是買的萬國牌,莫迪這番話怎么可能是在抨擊中國的稀土管制。
莫迪的這番話明顯是在向美國討個說法,美國以高科技,高生產力農業作為武器,準備強攻印度農業產業,這才是莫迪真正抨擊的對象,西方媒體顛倒黑白,真是臉都不要了。
結語: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莫迪的表態基本說明了,印度不會屈從于美國淫威,說來也好笑,在美國前總統拜登時代,莫迪還訪問美國,將如今大火的“AI”拆解為“America(美國)和India(印度)”,象征兩國未來的友好。
不過兩年,美印就因為關稅貿易撕破了臉皮,真實印證了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 2025.6.30 印度財長:希望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但有兩條“非常大的紅線”
華爾街見聞 2025.7.5 特朗普:已簽署12封貿易信函,計劃周一發出
中國日報網 2025.7.6 印度擬對美征收報復性關稅!談判卡在哪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