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前我們的軍艦還是從漁民那里借來的小木船!”
7月5日,解放軍海軍湛江艦停靠香港訪問的時候,兩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這兩位老人是誰呢?
和湛江艦之間又有哪些千絲萬縷的聯系呢?
“歷史”會發出聲音
這天解放軍海軍湛江艦停靠香港,萬人空巷的人潮中,出現了兩位加起來超過180歲的白發老人。
他們是林珍和羅競輝,兩人顫抖著伸出手,撫摸著艦體冰冷的鋼板,當林珍奶奶的手貼上那厚重鋼板,話未出口眼淚先涌了上來。
人們忽然意識到,眼前這艘萬噸巨艦,不僅僅是冰冷的鋼鐵,它更是一個民族從屈辱走向強大的無聲見證。
她聲音哽咽,反復說這艘船能“壯香港人的膽”,那神情仿佛在撫摸一個能保護自家孩子的巨人。
羅競輝爺爺則像個發現了新奇玩具的孩子,在甲板上這里敲敲,那里摸摸,咧著嘴笑:“這么厚的鋼板,肯定能擋子彈!”
這一幕沒有宏大的旁白,卻比任何史詩都更有沖擊力,無數香港市民隔著屏幕瞬間被擊中,跟著一起掉眼淚。
人們忽然意識到眼前這艘萬噸巨艦,不僅僅是鋼鐵和武器的組合體,它是一段跨越了近一個世紀的漫長征途的終點,也是一個民族從屈辱走向強大的無聲宣言。
這兩位老人,到底是誰?
他們是香港抗戰史上,幾乎被遺忘的傳奇,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老兵。
林珍奶奶十幾歲時就是一名地下交通員,她把情報藏在發髻里,一次次從日軍的刺刀下穿行,最危險的時候,刺刀的冰冷已經頂住了她的脖子,但她一步未退!
羅競輝爺爺當年也是游擊隊員,手里拿的是最簡陋的“老套筒”,穿著打補丁的衣服,在山林里和裝備精良的侵略者捉迷藏。
他們回憶起那個年代,沒有醫療用品,就從老鄉家里借來被單,撕成布條當繃帶沒有消毒水就用鹽水沖洗血肉模糊的傷口。
他們說那時他們也有“軍艦”,是一艘艘向漁民借來的、四處漏風的小木船。
他們就坐著這種小船,在風高浪急的海上,躲避日軍巡邏艇的追殺,運送物資和人員。
有一次一個年僅十五歲的戰友,就在這樣的小船上,犧牲在了敵人的炮火里。
“那時候我們有什么?小米加步槍而已。”羅爺爺說,“但我們就是憑著一股氣,把敵人趕了出去。”
從漏水的小木船到眼前的萬噸巨艦,這個對比太過鮮明,以至于兩位老人覺得像做夢一樣。
他們一輩子為之奮斗的東西,終于以一種無比堅實、強大、無可辯駁的姿態出現在了眼前。
這是他們那一代人,用命換來的結果。
武器再好沒骨頭的人拿不住
在軍艦的會議室里,一群稚氣未脫的00后水兵,把兩位老人圍在中間,聽他們講“過去的故事”。
當老人們唱起那首塵封已久的《東江縱隊之歌》,在場的年輕水兵們,竟也不自覺地挺直了腰桿。
那旋律里有一種力量能穿越時空,連接兩代軍人的靈魂!
一個新兵好奇地問:“爺爺奶奶,現在我們的武器這么厲害,科技這么發達,還需要像你們當年那樣‘不怕死’嗎?”
這個問題很實在也很天真,羅競輝爺爺聽完大手一揮,中氣十足地回答:“傻小子!武器再好,沒有硬骨頭,你怎么守得住國門?”
他指了指腳下的甲板,又指了指年輕水兵們的胸膛:
“你們現在開著這么好的軍艦保家衛國,和我們當年扛著破槍打仗,道理是一樣的!骨頭不硬,再好的船,也只是個漂在海上的鐵殼子!”
這番話像一顆子彈,瞬間打進了年輕水兵們的心里。
網絡上無數網友為這句“硬骨頭”論而喝彩,因為它用最樸素的語言,說透了軍隊和國防的本質,精神永遠是駕馭物質的核心。
這堂在戰艦上開設的特殊“歷史課”,讓年輕的士兵們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他們之前對歷史的理解,或許更多來自書本和影像,但今天歷史就活生生地坐在他們面前,帶著槍傷留下的疤痕,和歲月刻下的皺紋。
一個年輕的水兵緊緊握住林珍奶奶的手眼神無比堅定,鄭重地承諾:“奶奶,您放心!當年你們守著香港,現在換我們守著這片海!”
這句話讓林珍奶奶的眼眶又一次濕潤了!
參觀即將結束,兩位老人站在甲板上久久不愿離去,他們仰望著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眼神里滿是欣慰、信任與期盼。
從戰火中的小木船,到和平年代的鋼鐵巨艦,裝備變了,環境變了,對手也變了。
但似乎有什么東西刻在兩代軍人的骨子里,始終沒有變過,那是一種血性,一種信仰,一種“寸土不讓”的執拗。
年輕人千萬別忘本
臨別時林珍奶奶拉著一位年輕軍官的手,再三叮囑,最后化為一句分量極重的話:“年輕人啊,可別忘本!”
這句話從一位親手觸摸過民族傷疤,又親眼見證國家強大的百歲老人嘴里說出來,重若千鈞。
它提醒著所有人,今天香港的繁榮與安寧,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由無數像他們這樣的前輩,用鮮血和生命一點點鋪就的。
這趟登艦之旅讓“湛江艦”這個名字,在香港市民心中有了全新的意義。
它不再是一堆冰冷的鋼鐵,而是為香港“撐腰”的底氣,是祖國伸出的堅實臂膀,是和平背后那堵會移動的城墻。
它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歷史從未遠去,它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繼續守護著這片土地和這里的人們。
最后老人塞給年輕戰士一塊用紅布包著的彈殼,那是1944年戰友犧牲時攥在手里的遺物。
而戰士們回贈的,是一枚刻著"湛江艦"字樣的紀念章。
當老彈殼與新徽章在陽光下碰撞出金屬的輕響,你覺得這聲脆響里,藏著中國怎樣的未來?
信源:抖音--2025年7月6日--新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