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北京的土拍中,一宗位于北京延慶新城、占地僅2.23公頃的小地塊沒能引起關注,這宗地塊被中建方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5.6億底價拿下,樓面價1.55萬/㎡。
這宗地塊距離北京市核心地區相當偏遠,但距離北京延慶區卻足夠的近,近到離延慶鎮政府僅一路之隔。
這并非中建方程第一次在延慶拿地,在這宗地塊往東500米的地方,有個項目叫——中建上源府,開發商叫中建西京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是中建方程的子公司。
在延慶這塊土地上,中建方程深度參與了延慶的建設,當地不少的項目要么是中建方程來開發,要么由其負責一級土地整理。
中建方程的是中建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其前身的中建集團建筑事業部,2011年,建筑事業部更名為城市綜合建設部。
建筑事業部曾承建了中央電視臺新址、西安大明宮等項目,還建設了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濟南文化大劇院等項目。
2014年中建集團改組建筑事業部成立了中建方程公司,專業從事城市綜合開發和城市運營業務。
在中建集團架構中,中建方程與“長子”中海地產同屬集團二級子公司,地位顯著。
相比之下,業內常提及的“中建八子”(指中建集團旗下八個工程局的地產平臺公司),其母公司(各工程局)本身是中建集團的二級子公司。
因此,“八子”地產公司實為中建集團的“孫公司”。
從這個角度看,中建八子地產公司們迎來了一位“輩分”足夠高(相當于“叔叔”)、但規模和資歷相對年輕的“長輩”。
去年,中建方程房地產投資與開發業務的營收為24.08億,而“大哥”中海地產的銷售收入高達2857億元。
再看“子侄輩”,領跑者中建三局旗下中建壹品營收506億元,即便是末位的中建四局中建城發也有30.4億元。
單論地產開發業績,這些“侄子”們均大幅超越了年輕的“叔叔”。
中建方程現任黨委書記、董事長是周宇騉。
其履歷跨越中建體系:早年在中建一局體系任職,曾任中建一局建發發展公司總經理,后調任中建交通黨委書記、董事長。
2019年,周宇騉出任中建方程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2023年,隨著原董事長陳穎升任中建股份副總工程師,周宇騉接任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
自周宇騉掌舵以來,中建方程明顯加大了對地產業務的投入,加速全國化布局,相繼在鄭州、南京、天津、北京等多地獲取土地。
支撐其擴張野心的,還有重要的人才引進。
不久前,原中海地產北方大區分管營銷的區域高級副總經理刁鵬加盟中建方程,擔任房地產事業總監,全面負責營銷管理工作。
刁鵬出生于1976年,畢業于湖南大學,在中海工作了近25年,2022年,中海華北大區與北方區域合并為北方大區,刁鵬擔任合并后的大區分管營銷的副總經理。
值得注意的是,刁鵬此次并非單槍匹馬跳槽,而是帶領了一支團隊轉投中建方程。
作為都是中建系旗下的企業,刁鵬從中海地產跳槽去中建方程,有一種說法是,刁鵬在中海已經不受重視,被邊緣化了,所以,才有了這么一次內部的調動。
但刁鵬能拉一整支隊伍過去,也反映出中建方程招攬人才的力度,這恐怕并非中海樂見。
中建集團2024年財報顯示,去年全年中建集團房地產業務實現銷售收入4219億,首次登頂地產行業頭把交椅。
凈利潤貢獻上,中海地產以244.8億元獨占鰲頭,中建八局(128.7億)、中建三局(117.2億)緊隨其后。
中建方程則以9.1億元凈利潤位列第七,高于中建四局(7.5億)、六局(7.1億)和七局(5.8億)。
截至2025年3月底,中建方程在售項目9個。僅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就在鄭州、南京、天津、北京密集拿地,擴張勢頭明顯。
然而,快速擴張也帶來了財務壓力,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的態勢:2024年公司營收89.86億元,同比增長3.52%,但凈利潤9.09億元,同比下降5.7%。
更值得關注的是其債務狀況,2024年末總負債達359.6億元,合并報表有息債務余額156.87億元,同比增長4.82%,其中,一年內到期有息債務4.87億元,而現金短債比僅為0.69。
這意味著,中建方程手上的現金不能有效覆蓋短期有息負債。
債務的增長主要由于公司的短期借款增加,期內,中建方程短期借款12.71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了69.57%。
看樣子甭管是誰,在當前地產環境下,想要快速發展,都逃脫不了舉債拿地的發展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