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再次語出驚人,公開表態堅決不錄用任何海外歸來者,直言其中有潛在間諜!眾多網友紛紛批評“董明珠真是老了”,但轉眼就被現實“打臉”。
就在董明珠發言之后不久,一位博主連線采訪了一位中國留學生,結果令人震驚:這位學生竟然不知道中國的首都是哪里、不清楚國家成立的具體日期、也無法回答國慶節是哪一天,但對于外國的首都和節日卻能脫口而出。
這究竟是教育體系的漏洞還是認知層面的問題?
本文所陳述內容均有可靠來源支持,并在文中予以說明
“絕不招錄海外歸國人員”
近日,董明珠在一次股東會議上再度引發熱議,她明確表示:“我們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堅決不會錄用任何海外歸國者。”甚至直言,這些人中可能存在間諜。
她進一步解釋稱,雖然無法確定具體哪些人有問題,但為了防患于未然,只能優先從國內高校選拔優秀人才,進而培養真正屬于自己的核心團隊。
這一番話立刻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作為格力電器的掌舵人,董明珠的言論不僅影響著自身企業的人才戰略,也可能對其他公司產生示范效應,甚至給廣大海外學子貼上了“疑似間諜”的標簽。
有觀點認為,董明珠的做法過于極端,將所有海歸一概而論,難免讓人感到寒心。更有網友提出質疑:“難道鄧稼先不是海歸?錢學森不也是留學歸國?”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董明珠的擔憂也并非毫無道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不少家庭條件優越但學業成績一般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實際上只是走個過場。
他們在國外短暫逗留后回國,搖身一變成了所謂的“海歸精英”。如今的海外經歷早已不像建國初期那樣具有高含金量,反而更像是一張包裝紙。
更何況,關于留學生涉嫌間諜活動的案例并非空穴來風。例如此前華為WiFi7技術被盜事件中,涉案人員張琨就持有美國綠卡。
還有不少真實案例顯示,部分留學生在國外被策反,長期潛伏竊取國家機密,造成巨大損失。企業的核心技術一旦外泄,輕則經濟損失慘重,重則可能面臨破產危機。
風波尚未平息,緊接著又一段視頻在網上瘋傳,讓這場爭議再度升級。
中國留學生竟然連本國首都都說不出?
一位擁有百萬粉絲的博主與一名在英國就讀的中國女生進行了連線訪談。起初只是簡單交流,但在問及女生來自哪個省份時,她的表現令人咋舌。
女生先是愣住,思索許久仍無法作答,尷尬一笑后表示需要搜索一下。她先是說不清自己所在地區是否屬于某個省份,隨后在對方提示下才勉強說出“北京”。
面對如此遲疑的表現,博主隨即追問:“你是不是從小就在英國讀書?”女生連忙否認,稱自己小時候生活在北京,后來去了加拿大,最后定居英國。
然而接下來的測試更加令人無語。當被問到中國首都在哪兒時,女生沉默以對;改問新中國成立于哪一年,依舊沒有答案;再問國慶節是哪一天,她竟笑著回答“7月1號”,而這一天其實是加拿大的國慶日。
由于女生身旁的朋友是香港人,博主順勢提問“香港是什么時候回歸祖國的?”對方的回答更是荒唐——“1999年獨立”,這種錯誤說法立即被博主糾正。
整個過程中,兩人始終嬉笑打鬧,毫無羞愧之意。當被問到“中國GDP最高的城市是哪個”時,女生一臉茫然:“什么是GDP?”
這段僅兩分多鐘的視頻,充分展現了她們知識儲備的匱乏和對基本國情的無知。
許多網友對此評論道:“這就是所謂快樂教育的結果嗎?”也有不少人開始重新審視董明珠的言論:“雖然平時不太喜歡她,但這次她說得確實有道理。”
身份認同的迷失
比常識缺失更令人擔憂的是,視頻中那位來自香港的女生竟聲稱“香港是1999年獨立的”。
這種對國家主權的認知偏差,遠比簡單的知識空白更具警示意義。
香港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卻被一位在英國求學的中國學生誤讀為“獨立地區”,反映出其身份認同的嚴重游離。
這兩個小留學生的言行,不僅代表個人問題,更折射出當前大量海外青少年群體的普遍現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長,接受不同國家教育體系熏陶,很容易在“我是誰”、“我屬于哪里”等根本性問題上產生混淆。
董明珠之所以拒絕錄用海歸,除了擔心間諜風險,更深層的考量在于這些人的身份歸屬感和對國家的忠誠度。
無論身處何地,對于祖國的基本認知都應根植于內心深處。首都、建國時間、國慶節等信息不僅是常識,更是一種身份象征,是對“我是一個中國人”的深刻確認。
希望這次事件能引起社會警醒,在追求國際化的過程中,切勿讓文化斷層演變為文化斷根。唯有清晰認知自己的根源,才能真正自信地走向未來。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