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細雨中的特殊思政課,讓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現代郵政學院的學子們終身難忘。站在常泰長江大橋建設現場,全國勞動模范何健忠指著蜿蜒的橋體動情講述:“通車后,泰興到常州車程將從2小時縮至20分鐘,沿線200萬群眾直接受益!”鮮活的場景、滾燙的數據,瞬間點燃了青年學子眼中的光——這座世界級工程背后,正是何健忠連續5年提交議案、連夜協調保護生態的執著堅守。這一幕,成為該校“追隨勞模足跡 踐行時代擔當”主題社會實踐的生動縮影。
全國勞動模范何健忠指著蜿蜒的橋體動情講述
行走的課堂:思政教育“破墻”煥新
6月17日至22日,學院突破傳統教室邊界,將思政課堂搬進泰興郵政作業現場、織夢農場直播間、楊根思烈士陵園等10余個實踐場景。當00后學生在勞模工作室親手觸摸泛黃的群眾感謝信,他們在實踐日志中寫道:“何健忠勞模‘視郵件如親人’的‘三個親人’理念,讓我真正讀懂了愛崗敬業的重量。”;在織夢農場的直播間,學生們化身“帶貨達人”,與新農人費琳琳老師聯袂直播,將當地新鮮蔬菜送上“云端”;走進全國文明村印達村,在何健忠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化身活力滿滿的“新農主播”,開啟新一輪助農直播。
鄉間直播練就興農本領
深度浸潤實踐:促成角色蛻變
區別于傳統報告會的單向灌輸,此次活動精心設計深度參與環節,推動青年從精神認同邁向行動自覺。在“圍桌對話”環節,青年學子與勞模何健忠面對面暢聊“基層堅守的動力”,何健忠掏出珍藏的工作筆記分享心路:“每解決一個難題,就多一份被需要的幸福”,質樸話語引發強烈共鳴,完成精神的接力與價值的傳承。實踐更強調角色轉換與親身體驗:學生們走進調解室,零距離觀摩勞模如何運用“情、理、法”藝術化解矛盾糾紛;在企業座談中模擬客戶溝通,真實體驗崗位挑戰。這種從“走近”榜樣到“走進”情境、從“旁觀者”到“參與者”乃至“踐行者”的身份轉變,極大強化了教育實效。
師生代表與勞模圍桌而坐
解碼精神內涵:深化青年擔當
如何讓“艱苦奮斗”“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直抵青年心靈?在跟隨勞模拜訪企業過程中,學生們親身體驗了何健忠“耐心聽訴求、細心找癥結、責任心化堅冰”的“三心工作法”,深刻感悟其扎根基層40年的智慧與情懷。在黃橋戰役紀念館,英雄“三個不相信”的宣言與勞模“一輩子守初心”的堅守交織碰撞,揭示出“勞模精神是英雄精神在和平年代延續”的深刻內涵,引導青年理解忠誠、奉獻、攻堅克難的時代擔當本質相通。
細雨浸潤大地,思想照亮征程。當青年學子在楊根思烈士塑像前重溫入黨誓詞,在田間地頭進行助農直播,在智能分揀線上探討行業未來,這場“行走的思政課”正實現著最深刻的育人轉化——從認知認同到自覺行動,讓青春與勞模精神在時代征程中同頻共振。(圖片由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任怡 授權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