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喜歡理想主義,江蘇的學生更是如此,為什么他們不選擇醫學專業,而是更傾向于其他專業呢?這背后其實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從學習和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醫學專業的學習周期實在太長。江蘇的學生要是選擇上海交大的醫學專業,本碩博一路讀下來,將近十年時間。這十年里,他們要埋頭于厚厚的醫學教材,人體解剖學、病理學、藥理學等科目,每一本都如同磚頭般厚重,學習壓力極大。期末時,背書背到凌晨是常態,“生理生化,必有一掛;病理病生,九死一生”的調侃,正是他們學習生活的真實寫照。等好不容易畢業,還要面臨規培等問題,真正能獨立看病時,往往都已經三十多歲了。而相比之下,像海關等專業,四年本科畢業就可以考編制參加工作了。
其次,工作強度和壓力也是重要因素。醫生需要經常熬夜值班,節假日也不能好好休息,遇到緊急情況更是要隨叫隨到。一臺手術可能就需要在手術臺上站十幾個小時,連續工作36小時也并非罕見之事。而且,還要面對可能出現的醫鬧等風險,身心壓力都非常大。但海關工作相對就輕松、規律許多,正常上下班,節假日基本能保證休息,工作強度和壓力小了很多。
再者,就業和薪資待遇方面的差異也很明顯。雖然醫生這個職業聽起來很體面,但剛規培結束的醫生,月薪普遍在4000 - 6000元,在一線城市這樣的薪資可能連房租都難以負擔。要想獲得較高的收入,往往需要熬到主治醫生等職位,這又需要很多年的時間。而海關崗位入職薪資就不低,像江蘇地方海關入職就能達到6000元打底,還有公積金等福利,并且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薪資也會穩步上升,工作幾年后攢下首付并非難事。
另外,從社會環境和家庭因素來看,如今就業形勢嚴峻,家長和學生都更加追求穩定。海關崗位屬于公務員編制,有著“鐵飯碗”的保障,工作穩定性高。在經濟環境不太樂觀,互聯網大廠年終獎縮水、金融圈裁員不斷的情況下,這種穩定性顯得尤為重要。對于江蘇的家長們來說,他們更愿意孩子能有一個穩定的未來,所以會傾向于讓孩子選擇海關等專業。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醫學專業就不好,醫學關乎著人們的生命健康,是非常崇高和重要的職業。但對于江蘇的學生和家長而言,在選擇專業時,他們會綜合考慮各種現實因素。上海交大的校領導也意識到了這些問題,醫學院已經開始采取措施,比如準備和公共衛生學院搞雙學位,嘗試縮短學制,還與海關部門談合作,讓學生能提前了解不同行業,希望以此來吸引更多學生選擇醫學專業。
未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變化,學生們在專業選擇上可能會有新的趨勢。但無論如何,每個專業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學生們最終的選擇還是要基于自己的興趣、能力和對未來的規劃。希望無論是選擇醫學專業,還是其他專業的學生,都能在自己的領域里發光發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