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覆盆子酮市場仍依賴中國進口 中企可積極參與布局
覆盆子酮(P-Hydroxyphenyl butanone),又稱樹莓酮、懸鉤子酮,是一種天然存在的酚類化合物,化學式為C10H12O2,分子量164.22,外觀呈白色針狀結晶或粒狀固體,帶有覆盆子香氣和水果香甜味,不溶于水和石油醚,能溶于乙醇、乙醚和揮發性油。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覆盆子酮行業的上游主要為苯乙酮、還原劑、氧化劑等原材料及加工設備供應商;中游為覆盆子酮的生產和供應環節,制備工藝包括:生物合成法、化學合成法等,其中生物合成法有著原料來源廣泛、反應條件溫和、環保效果好等優點,是當前工業化生產覆盆子酮的最主要方法;而在下游,覆盆子酮是一種天然化合物,在食品加工、醫藥制造、保健品、化妝品等多個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近年來,伴隨著下游需求的不斷釋放,全球覆盆子酮市場發展迅速。具體來看,在2024年,全球覆盆子酮市場規模達到1.7億美元;并且預計在2024-2029年間,這一數值還將維持著7%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加,到2029年有望突破到2.4億美元以上。而其中,東南亞地區是全球覆盆子酮行業發展的一大新興市場。
新加坡是東南亞最發達的國家,也是該地區重要的覆盆子酮需求市場。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5-2029年新加坡覆盆子酮市場投資環境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顯示,例如在醫藥領域,自2000年政府正式將生物醫藥產業列入國家戰略項目以來,新加坡的醫藥行業展露出強勁發展勢頭。根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22年,新加坡醫藥市場規模達到18億元,同比增長1.8%;并且預計在未來5年內,這一數值還將維持著4.5%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加。而覆盆子酮有著諸多健康益處,如促進新陳代謝、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健康等,因此近年來新加坡居民醫療健康意識的提高以及醫療保健體系的完善,也釋放了大量的覆盆子酮應用需求。
但在供應方面,新加坡覆盆子酮市場仍依賴海外進口,中國則為其重要進口來源。具體來看,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的數據顯示,在2024年,中國覆盆子酮的出口總量約為1846.4噸,出口總額約為2.6億元;其中,印尼、新加坡、印度等亞洲國家,是中國覆盆子酮的熱門出口目的地。
新思界新加坡市場分析師表示,覆盆子酮是一種天然化合物,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醫藥制造、保健品等多個領域。新加坡是全球極具投資潛力的覆盆子酮市場之一,近年來伴隨著食品、醫藥等行業的快速發展,覆盆子酮等材料的應用需求不斷釋放,但在供應方面,其市場仍對進口存在著依賴性,中國則為其進口來源地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