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從來沒有哪一家智駕公司像小鵬一樣在技術上大開大合。它是國內第一個將激光雷達帶入L2乘用車輔助駕駛領域的企業,但也在積累多年之后迅速轉型,切換全新的技術路線。你可以說它搖擺不定,你也可以說它勇敢果決,看準了就大膽下注。在最新的技術路線中,小鵬干掉了激光雷達, 采取純視覺,大算力,云端萬卡集群訓練大模型蒸餾至端側的方式,希望帶領行業率先突破L3的窗戶紙。
而在小鵬一系列動作背后,去激光雷達,自研芯片,云端大模型,端側蒸餾等一系列事件都在行業里引起了不小的討論。
剛剛結束的小鵬G7發布會后,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再次就智能駕駛最新技術做出了回應。
“絕大部分人不知道小鵬自動輔助駕駛團隊、AI團隊做了一大堆轉型,包括本地芯片、云端芯片,從純視覺邏輯,到Foundation Model的變革,我們做了很多架構層變化,這些架構層變化如果不做完框架也做不了很多基礎的事情,比如全部重做AEB,重做AES,重做APA,重做所有原來的包括NGP(我講的highway NGP),你要把架構躍變上去。”
何小鵬表示,現在的架構,L2到后面的L3,再到L4,在新的角度上可以一路向前,否則以前的架構干完L2絕對不可能干到L4。這需要一家公司有技術洞見,花相當長時間去干。
何小鵬把最新的技術描述為推倒,重建。規則時代,端到端+規則兜底,幾乎完全AI驅動,在幾個大的技術形態變化中,小鵬汽車始終在行業最前端,每一次大的技術形態變化牽扯巨大,除了軟硬件,車輛傳感器,芯片等明面上的變化,甚至看不見的組織架構,職能劃分都有巨大的變化。
伴隨著新技術的熱度,小鵬自研芯片也被推上風口浪尖。
最新上市的G7搭載了3顆小鵬自研的圖靈芯片,總算力超過2000tops,同時能在本地端VLA(視覺-語言-動作)+VLM(視覺-語言)大模型。何小鵬認為“大模型+大算力”是行業邁向L3的基礎,并且這是一條已經被特斯拉和deepseek驗證過的技術通路。小鵬將在這條路上加大投資。
在新的技術架構和硬件基礎上,小鵬的智能駕駛能力將會持續提升。
“云上基座模型VLA 會通過蒸餾方式部署到Max 版本,Ultra和Max車主都能享受到云端超大模型帶來的性能升級。當然,蒸餾到大算力平臺的模型和蒸餾到小算力平臺的模型,尺寸和性能會有一定區別。同時,我們會在Ultra車型上定制本地端運行的顯性化VLA功能,例如可交互的VLA、語音控車、主動服務等。”
何小鵬表示,小鵬會在,Ultra和Max版本上蒸餾VLA模型,但因為二者的硬件能力不一樣,其軟件版本也不一樣,Ultra版本可以說是小鵬最新智駕技術的試驗田,小鵬會為其專門定制化一個顯性化版本。
何小鵬表示,2025年大家就會看到UItra、Max都會有很多有趣的增強,特別是Ultra還有很多能力增加,因為小鵬的Foundation跟Infra做到了極致,所以它才能跑得快,而不是每年重做一個Foundation ,重做一個Infra,重做一次PR(“Perception and Reasoning,即感知與決策”),這是自動駕駛領域非常困難的事情。
這個過程是痛苦和艱難的,小鵬自己也說中間的路程走得會比較慢。
不少用戶反饋視覺方案上來之后小鵬的能力退了一大截,但何小鵬對此卻很有信心,他認為新的視覺方案的大模型上車之后小鵬的輔助駕駛能力會上一個新的臺階(目前小鵬最新的視覺方案只是一個基礎的模型),甚至相較于友商是斷代式提升。具體的時間沒定,籠統的時間是今年下半年。
小鵬還透露,將來會發一個不同于現在行業內的,比現在更有驚喜和更強的AES。
何小鵬判斷行業會在2000TOPS自研、在芯片硬件+芯片軟件+芯片生態的路上越走越深,他認為這是一個難但是有必要的事情。
我的感覺恰恰相反,這會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因為自研芯片難度、投入,跟企業的技術路線等都是問題,并不是每家企業都適合這個條路。
目前小鵬自研的芯片僅僅用在Ultra版本上,Max還是用的英偉達Orin-x芯片。小鵬也解釋了為什么G7會成為圖靈芯片的首款車型,沒有特殊的設計,只是剛好趕上了而已。小鵬表示將來更多車型也會都采用Max和Ultra,甚至不乏很多便宜的車型,并且搭載小鵬自研的芯片。
這里有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自研芯片出來以后,小鵬與其他芯片供應商的關系如何處理,這里主要指的是英偉達。
何小鵬的原話是:“我覺得小鵬會持續跟很多芯片公司合作,包含您剛剛講的英偉達。我期待將來無論是Max還是右舵還是海外都有機會出現圖靈芯片。”
這里“有機會”我猜想是不是考慮到國際局勢比較動蕩,不確定性比較大,要出海的話跟英偉達合作更穩妥一些。
從邏輯上推斷,國內逐步替換自己的芯片,國際跟英偉達合作,這個概率是比較大的。但是比重,時間,車型等等很多事情都是不確定的。因為商業都是動態變化的,小鵬自己也在邊走邊看。按照何小鵬的說法,芯片的難度是非常高的,小鵬這款芯片研發投入超過大幾十億。但目前沒到60分的及格分。
小鵬還透露了一點,“后面也會把芯片和軟件解決方案跟全球合作伙伴進行合作。”
但我覺得難度很大。
另外小鵬還談到了L4問題,目前的硬件并不能保證L4的能力,還需要繼續強化。小鵬認為干出L4要有三個能力:政策法規;硬件能力;軟件能力。
在L4上,政策更關注下限和冗余的問題。中國沒有L4的清晰標準化法規,硬件也沒有法規。所以短期內L4沒有共識的軟硬件方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積累多年之后,小鵬革了自己的命,重新出發。新的夢想很大,但過程也很艱難,小鵬能成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