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正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對全球治理改革產生結構性影響。金磚國家作為新興經濟體的代表,正逐步構建起獨具特色的人工智能協同發展模式。隨著“大金磚”合作不斷深化,人工智能合作將成為金磚合作機制的新增長點,不斷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金磚方案”,為全球南方合作注入新動力。
本文作者系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學術委員萬喆,文章來源于《光明日報》。
本文大約3000字,讀完約7分鐘。
7月6日至7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本次峰會將“人工智能治理”作為“六大優先議題”之一,重點關注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方案。
人工智能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正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對全球治理改革產生結構性影響。金磚國家作為新興經濟體的代表,正逐步構建起獨具特色的人工智能協同發展模式。隨著“大金磚”合作不斷深化,人工智能合作將成為金磚合作機制的新增長點,不斷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金磚方案”,為全球南方合作注入新動力。
金磚合作機制的“優先議題”
自金磚合作機制建立以來,各方始終將科技創新與合作視為重要議題,尤其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積極把握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機遇。2024年,金磚國家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占全球市場規模的28.7%,就人口和GDP規模而言,金磚國家人工智能產業潛力巨大。金磚國家具有高度互補的產業結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空間十分廣闊。
自2017年以來,各方在金磚國家通信部長會議等框架下,就推動金磚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應用以及負責任使用等議題達成系列共識。2018年,各方在約翰內斯堡峰會期間簽署《金磚國家未來網絡研究院工作規劃》,將人工智能明確納入金磚機制優先合作領域。2022年,中方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上宣布建立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網絡,金磚國家人工智能合作的機制逐步建立。2023年,金磚國家成立人工智能研究小組。2024年7月,中國-金磚國家人工智能發展與合作中心啟動。各方分享實踐經驗,開展比較研究,推動制定共同治理方式,不斷推進金磚國家人工智能發展與合作,為推動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將“人工智能治理”設為優先議題,再次體現了金磚國家對加快人工智能協同發展的期待與重視。基于強大的市場潛力、良好的合作機制和共同的治理理念,金磚人工智能合作將不斷迎來新機遇。
但與此同時,在全球范圍內,一些國家不斷在人工智能領域造“小院高墻”,搞“零和博弈”,包括金磚國家在內的全球南方國家因算力、數據、人才、資本的限制,人工智能發展面臨障礙。這不僅會制約人工智能技術造福人類,也會妨礙各國在制定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框架和標準規范時形成廣泛共識。因此,金磚國家引領全球南方國家加強人工智能治理合作意義重大。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國擔當”
近年來,人工智能成為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中國已跨入全球人工智能領域領先賽道。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3年,全球累計有5.4萬項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申請,其中中國申請了3.8萬項,占70%。美國人工智能和分析軟件公司SAS和科爾曼·帕克斯研究公司對全球1600名行業決策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3%的中國受訪者使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高于英國70%和美國65%的使用率,以及全球54%的平均使用率。截至2025年4月,中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超過157萬件,占全球總量近四成,穩居世界第一。中國已形成較為完整的人工智能產業體系,正積極致力于為包括全球南方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更多人工智能公共產品。
中國也是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積極倡導者和踐行者,為世界各國搭建合作平臺提供了中國方案。自2018年起,中國每年舉辦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與全球行業領袖共商人工智能領域新發展。2023年10月,中國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系統回答了為什么要加強、如何加強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重大時代課題,指出愿同各國加強交流和對話、共同促進全球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發展,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指明了方向。2024年7月,第78屆聯合國大會經過協商一致通過中國主提的加強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決議,充分彰顯出中國對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的負責任態度和重要引領作用。同年,中方成立中國-金磚國家人工智能發展與合作中心,旨在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標準規范,共同把握人工智能發展機遇,妥善應對風險挑戰,助力各國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對金磚國家而言,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在國內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系統,通過產業協同,提升了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為金磚國家提供了可及、便利的人工智能產品。特別是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通過低成本、高性能的開源策略,降低了包括金磚國家在內的全球南方國家人工智能技術使用門檻,有力縮小了全球南方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智能鴻溝”,贏得金磚國家產業界廣泛贊譽與支持。在金磚人工智能合作領域,中國充分展現了大國擔當。
持續深化金磚人工智能合作
近年來,伴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人工智能技術邁進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被視作推動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孵化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但同時,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仍存在諸多問題。人工智能走向何處,已不單純是技術問題,而是關乎全人類共同命運的重要問題。中國正與金磚國家一道,始終堅持發展向善為民、安全可控、綠色低碳、普惠包容的人工智能,統籌發展與安全,秉持開放包容與合作共贏的理念,持續深化人工智能務實合作,促進共同繁榮與進步,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金磚方案”。
堅持金磚人工智能合作普惠包容。金磚合作機制將人工智能作為優先領域,要堅持人工智能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不是“富國和富人的游戲”,數字紅利不能成為數字霸權,智能革命不應導致“智能鴻溝”,各國應該共同打造開放、公平、非歧視的人工智能發展環境,確保所有國家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攜手打造開放、包容、普惠、非歧視的人工智能發展環境,讓人工智能的紅利惠及所有國家。
堅持金磚人工智能合作安全可控。金磚人工智能合作堅持以保障社會安全、尊重人類權益為前提,認為技術發展的目標應是為人類服務而非取代甚至危害人類,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必須始終處于人類控制之下。人工智能技術應被用于應對諸如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全球性挑戰,為全球發展創造和諧環境;應被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護和促進人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推動金磚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合作。建立金磚國家人工智能聯合研發機制,促進企業、科研機構協同技術攻關,拓展工業等領域的應用場景,加速新技術、新產品落地。共同打造面向金磚國家的人工智能國際合作平臺,構建跨國技術共享網絡,推動大語言模型的聯合研發與開源生態建設,促進成員國間算力、數據、人才等資源的高效配置,縮小數字鴻溝。搭建“人工智能+產業”對接平臺,加速智能制造、醫療、農業等領域的融合創新。
擴大金磚人工智能國際規則話語權。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治理規則實踐,支持聯合國發揮主平臺、主渠道作用,保障金磚國家全面平等地參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增強金磚國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協調國際人工智能發展、安全與治理重大問題,加強金磚國家在人工智能標準互認、倫理治理等領域的協作,推動形成安全可信的國際標準,貢獻全球治理的“金磚方案”,共同構建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治理體系。■
文章來源于《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劉菁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