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7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官方發布消息,稱組織海空兵力在黃巖島領海領空及周邊區域開展戰備警巡。幾乎同一時間,美國海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喬治·華盛頓”號現身南海,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一場無形的較量在這片海域悄然展開。
“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此次行動十分蹊蹺。7月1日,該航母穿越巴士海峽,徑直進入南海海域,并在黃巖島東北部海域活動。據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報道,這是“華盛頓”號自去年底在日本前沿部署以來,首次如此靠近黃巖島。
回顧歷史,“華盛頓”號上次訪問菲律賓是在2012年。而此次,在抵達菲律賓馬尼拉港前,它特意在南海“秀肌肉”。從美方公布的信息看,航母上的第5艦載機聯隊(CVW-5)進行了一系列飛行訓練,至少3架F-18戰斗機和1架F-35C戰斗機掛彈升空,還有一架掛載伙伴加油吊艙的F-18降落畫面被公開。
“華盛頓”號航母(資料圖)
美軍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在南海展示軍事存在,給其盟友“撐腰”。美國一直將南海視為遏制中國的重要區域,近年來不斷派遣軍艦、戰機在該區域挑釁。菲律賓作為美國在南海的“盟友”,近期在南海問題上小動作不斷。美軍此舉,無疑是在給菲律賓壯膽,試圖攪亂南海局勢。
面對美軍的挑釁,南部戰區迅速做出反應。官方發布的畫面顯示,此次戰備警巡,南部戰區出動了054A型護衛艦大理艦、056A型護衛艦阿壩艦和遂寧艦。這些艦艇迅速奔赴黃巖島附近海域,執行巡邏警戒任務。
在空中力量方面,殲-16戰斗機從西沙群島的某處機場起飛,掛載空對空導彈,隨時準備應對可能的空中威脅。轟-6K轟炸機則有可能從西沙或者海南島出發,掛載著鷹擊-12反艦導彈飛臨黃巖島上空。鷹擊-12反艦導彈是一款專門用于打擊大中型艦艇的超音速導彈,射程遠、威力大,對美軍航母戰斗群構成了巨大威懾。
從兵力部署來看,南部戰區的行動經過了精心策劃。水面艦艇與空中力量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個立體的防御體系,對闖入南海的美軍航母戰斗群進行嚴密監控,一旦美軍有進一步挑釁行動,解放軍有能力迅速做出反應。
這一系列事件背后,是中美兩國在南海地區的戰略博弈。中國一直強調南海諸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近年來,中國在南海進行了一系列島礁建設,完善了基礎設施,提升了在南海的管控能力。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卻將中國的正常建設活動歪曲為“軍事化”,以此為借口頻繁派遣軍事力量進入南海。然而,美國作為域外國家,在南海沒有任何合法權益。其介入南海事務,不僅破壞地區和平穩定,也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
此次“華盛頓”號闖入南海,正值中國海軍山東艦訪問香港之際。山東艦雖未直接參與此次應對行動,但其部署位置面向南海,猶如一顆隨時待命的“戰略棋子”,對美軍形成了戰略威懾。一旦南海局勢升級,山東艦可迅速投入戰斗,增強解放軍在南海的作戰能力。
此外,菲律賓在此次事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旗艦“特雷莎·馬格巴努阿”號在“華盛頓”號進入南海后,也進入了黃巖島以東海域,試圖配合美軍行動。但在中國強大的軍事威懾下,菲律賓的挑釁行為注定難以得逞。
中美海軍在黃巖島附近的交鋒,引起了國際社會對南海局勢的擔憂。南海是重要的國際航道,周邊國家眾多,地區和平穩定對全球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美國的挑釁行為無疑增加了南海局勢的不確定性,可能引發誤判和沖突。
解放軍海上演習(資料圖)
中國一直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南海爭端,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南部戰區此次戰備警巡行動,既是對美軍挑釁的有力回應,也是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
未來,中國應繼續加強在南海的軍事建設和管控能力,同時積極推動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合作,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對于美國的挑釁行為,要保持高度警惕,堅決予以回擊。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南海地區的和平與安寧,維護中國及周邊國家的共同利益。
黃巖島海域的這場較量,是中美在南海博弈的一個縮影。中國有能力、有決心應對任何外部挑戰,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