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閉圈有一則新聞很火。
上月19日,一項宣判終于到來。
3年前(2022年3月7日凌晨),70歲的保安陳貴生在旺角海韻閣家中掐死了女兒。
32歲女兒陳杏詩被確診為阿斯伯格、自閉癥、強迫癥、躁郁癥及學習障礙。
她長期禁止父親陳貴生如廁、睡覺,被殺死前用雨傘打父親8~10次。最后父親忍無可忍殺死了女兒。
三年前,陳貴生被控謀殺罪。
今年6月19日,陪審團退庭商議不足1小時后,一致裁定被告陳貴生“謀殺罪脫,但誤殺罪成。”
法官胡雅文形容本案是悲劇,押后至8月6日作求情及判刑,期間將為被告索取一份精神科報告。
新聞一出,引起很多家長對陳貴生的同情。
覺得令陳貴生殺死女兒的是因為長期以來的照顧上的疲倦。
“帶這樣一個精神有障礙的孩子,其中的苦與淚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而且是沒有盡頭的苦。”
但其實,這或許也是一場阿斯伯格綜合征人士述情障礙、刻板思維、強迫癥,在家庭這個小單元中被聚焦放大后被“引爆”的悲劇。
1.
一步步被退回家中的
阿斯伯格女兒
與父母捆綁
死者(被告女兒)陳杏詩,也曾在社會上有餐廳侍應生的工作,2016年被解雇后,一直無業。
成年阿斯人士,似乎總要面臨失業難題。
《阿斯伯格綜合征完全指南》一書中寫道:
美國的一些初步調查發現,孤獨癥成人的失業率大概是80%左右,而那些大學畢業的孤獨癥成人的失業率則達到90%;英國類似的調查報告也發現了差不多的比例。
失業后,則更難。
失業后,陳杏詩相繼確診各類“癥”。
2017、2018年左右,被診斷患有自閉癥; 2021年被診斷患有強迫癥、學習障礙和阿斯伯格癥等。她在死前五年間持續接受藥物治療,但后又拒絕藥物治療。
很多阿斯伯格人士可以掌握技能,卻難以理解人際關系,又不愿意從事簡單的勞動,從而影響才能的正常發揮,無奈中只能從社會中步步后退。
失業也是父女關系的轉折點。
陳貴生稱:“女兒失業后患上精神病,其病情在案發前兩年轉差。”自此,開始在家中與父母沖突不斷。
但阿斯伯格是特質,不會“突然患上”,只會在失業后被放大。
陳貴生
死者生母、被告前妻羅仕英的證供提到,女兒自小性格內向。
小時候的阿斯伯格孩子總被大家誤以為“淘氣”,“年齡小,控制不住自己”,而其中,大部分阿斯女孩的行為則會被解讀為“內向、膽小、語言表達不好、有個性”等,因此錯過了很多引導與支持。等到步入社會,社交怪異,交友困難、心智不成熟,行為幼稚等愈發顯現,才發現這些障礙難以克服。
退居家中后,陳杏詩常常因為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而苛責家人。
她的妹妹說姐姐“把家里管得死死的”,“連我們在客廳吃飯都不允許”,不時在家中喧鬧不止,會把剪刀扔向母親,或把母親打淤青,母親還會指責,而父親則相對溫和,默默忍受或不會吵得很厲害。女兒還不準父親入門,陳貴生“藏匿”在樓梯間度過了一段時光。
被告的小女兒因為忍受不了這樣的家庭氣氛而搬出去,而新冠疫情加劇了困局。疫情期間一家人不得不處在一個屋檐下,不能出門。
死者生母羅仕英又透露,不堪其擾的她曾向房署要求和女兒分戶,遭拒,還等待家庭服務中心向女兒提供宿舍,但“等咗4年,都話無宿舍、床位俾我個女(等了4年,都說沒有宿舍)”,羅在庭上直指:“我覺得房署同家庭服務中心要負責。”
錯過的支持,體系的不完整,新冠疫情加劇困局,被推到了家中的陳杏詩,成為了隨時會爆炸的“炸藥”,就等一個“火星子”。
2.
“內向”的女兒
成威力巨大的“炸藥包”
在被捕時,在警方問詢下,陳貴生說:“對唔住,阿Sir,我對住個女太大壓力,先至摙死佢(對不住,阿sir,我對著女兒壓力太大,才會勒死她)。”
阿斯伯格人士的刻板主要表現在思想上。失業在家6年,陳杏詩常因清潔問題、物品擺放及洗碗等瑣事,與父母發生爭執。
被告稱,女兒從2021年底開始打擾他睡覺,他“忍無可忍”,并表示“忍了幾年,她罵我、打我……日積月累數年”,“再這樣下去我會精神分裂,必須解決她——也就是要勒死她,因為我也承受不住,壓力太大,她夜晚不睡、白天睡,實在沒辦法。”
案發前一天,死者生母羅仕英說:“前一天早上,女兒在家中因清潔問題發生口角。當時被告打算掃地,女兒不滿地說:“死人陳貴生,唔好拖地,唔好掃地,唔準(不好拖地,不好掃地,不準)”
被告離開房間后,母親和女兒產生口角,對女兒說:“你不能這樣管你老爸……你身上的血肉都是你老爸給你的。”“別精神虐待我們,別動不動就打人,又挨你打又挨你罵,整天折磨我們,你有點人性吧!”
對比母親對女兒的直接指責,父親經常都是忍氣吞聲,出現抑郁和焦慮癥狀。在這過程中患上了中度適應性障礙癥。
不過,壓抑下去的,總有一天要爆發。
殺死女兒前兩小時,也就是3月7日凌晨1點多時,陳貴生被女兒禁止用廁所。
女兒站在門口對他說:“我係唔俾你屙尿(我就是不準你去撒尿)。”
陳貴生在廚房的桶里小便,女兒才準他使用廁所。其后女兒指責被告沒有沖則所,又責罵他兩小時,又用雨傘打被告8~10次。被告沒有自衛,僅僅對女兒說不要打他。到了凌晨3點,女兒返回自己的房間。
被告陳貴生因此事忍無可忍,在房內就這件事思考1小時,最后決定殺死女兒。
他走進女兒的房間,用雙手按著她的喉嚨。期間陳杏詩求饒:“我唔敢啦...我唔敢啦(我不敢啦,我不敢啦)。”又咬被告的右手拇指和大腿,推開被告。最終被告按著她的頭十多分鐘,直到女兒沒有呼吸。
扼死之后,陳貴生向羅仕英發消息稱:“我殺死阿詩。”其后報案,因此被捕。
3.
不重視這些問題,
阿斯孩子的未來會很危險!!
很多家長以為,阿斯伯格孩子擁有相對較高的智商和相對更強的社交,因此不必像其他典型的譜系孩子一樣,為生存擔心。其實不然。
如果沒有持續的支持,阿斯孩子的下限可能要遠低于典型的自閉癥孩子。這個悲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阿斯孩子在心情穩定,狀態集中時,可以獨立完成上課、書寫、交友、集體活動等和同齡普通發育孩子幾乎一樣的內容,甚至更勝一籌;但情緒波動,狀態欠佳,或遇到不喜歡或不想完成的任務時,又像完全換了個人,大喊大叫、亂跑亂跳、自言自語或完全不理會他人,難以控制。
想要融入社會,實現自己的價值,阿斯伯格綜合征人士面臨的困難和艱辛不亞于其他譜系群體。
阿斯伯格孩子想要獨立生活,需要保證四點:生活自理,思想獨立,行為可控、情緒平穩。
結合困難和現狀,回到現在的養育中,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了解阿斯伯格,理解自己的孩子。推薦書籍《阿斯伯格綜合征完全指南》。
第二,不斷尋找切入點,把孩子拉回生活。比如,阿斯外出旅游時,會沉浸在回憶相關的課文,并不斷背誦。可以一邊夸她一邊指著路邊的建筑,夸張地問:“你猜猜看,那邊哪間屋子住著人?”總之,爭取讓她留在生活中,多聊幾個回合的日常。
第三,多多戲精附體,演示弦外之音。家長需要學會“演戲。比如爸爸和媽媽故意打鬧,讓孩子判斷爸爸和媽媽是在吵架還是開玩笑。
第四,借助同齡人的力量,控制情緒。對于孩子的畏難情緒,選擇借助同伴的力量,讓ta在與同齡人的玩耍中對于勝負有更平常的心態,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部分。
第五,培養生活自理技能。自理,一定要較真。從生活中搭把手到把具體的任務完完整整地交給他,家長需要有個系統的規劃。
第六,情感獨立,學會解決問題。購物、參加公益活動、外出旅行……這些都是鍛煉的好機會。
第七,在“應試”教育中找突破,不看分數看技能。比如在學習和作業過程中,培養他們欠缺的技能。比如,訓練專注。
第八,運動,運動,運動,有研究表明,運動是改善神經系統最好的方式。
第九,識別霸凌。在生活中,家長要有意識地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欺辱,受到欺辱要怎么辦。同時,性教育也要從小開始,讓孩子明白哪些行為是不懷好意的。
第十,挖掘興趣,培養技能,投資未來。如果能挖掘孩子的興趣特點,從職業技能入手,為孩子搭建一條窄而轉的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關于以上建議,想看拓展閱讀?→
最后的互動:對于這出人間慘劇,你是怎么看的?
編輯 | 心怡
參考資料:
1.https://www.instagram.com/p/DLEhbp1Sm-3/
2.七旬父涉扼斃精神病女兒 陪審團裁謀殺罪脫誤殺罪成 押后判刑| 香港01
3.七旬父涉勒斃患精神病女兒 陪審團一致裁定謀殺無罪、誤殺罪成押后判刑 | 法庭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