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剛剛邁入七月,甘肅天水就傳來一則令人揪心的消息——一所收費昂貴的私立幼兒園發生了大規模鉛中毒事件,連教職員工也未能幸免。
起初官方解釋為“食品添加劑違規使用”,但隨著鉛中毒人數不斷上升,公眾對這一說法產生質疑,復旦大學教授的分析似乎一語成讖……
幼兒園鉛中毒人數飆升
這一切要從6月中旬一位細心的母親說起。她發現5歲的女兒最近總是精神萎靡,甚至頭發出現了幾根白發,這讓她感到十分不安。
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后,結果出乎意料:血鉛含量嚴重超標。這位母親在家長群中分享了情況,其他家長也開始關注起自家孩子的身體狀況。
經過觀察,不少孩子都出現了類似癥狀:頻繁流鼻血、牙齦變黑、持續喊肚子或腿疼,還有的孩子注意力極度渙散。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家長們紛紛帶孩子前往醫院檢測,結果顯示多數兒童血鉛值超標,部分甚至遠超正常范圍數倍。
面對如此嚴峻的情況,家長們再也坐不住了,立刻向相關部門舉報。接到投訴后,天水市麥積區市場監管局與公安分局迅速介入調查。
調查重點很快鎖定在一家名為褐石培心的高端私立幼兒園身上。這家園所收費頗高,每學期學費超過6000元,全年高達上萬元。
許多家長正是沖著高價選擇這里,認為貴等于好,希望給孩子更優質的成長環境,沒想到卻將孩子送進了“毒巢”。
事情曝光后才得知,其實很多異常早有端倪。一些家長誤以為是缺鈣,特意補充鈣片;有人則懷疑腸胃問題,帶孩子看消化科。
更有甚者,懷疑家中裝修存在隱患,更換了所有玩具和生活用品,還有家庭嘗試中藥調理,長期服用卻未見改善。
看著一個個年幼的孩子承受痛苦,家長們心如刀割。鉛中毒對孩子神經系統造成的損害是不可逆的,智力發育也可能受到終身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家長決定跨省就醫。自7月3日起,大量家庭帶著孩子奔赴陜西西安接受專業治療。
西安市中心醫院兒科病房迅速爆滿,走廊不得不增設床位,醫院甚至臨時開放內分泌科、老年病科和消化科病房來接收這些患兒。
然而所有費用均由家庭自行承擔,交通費、住宿費、醫療支出每一項都是沉重負擔,有些家庭為此已經花費數萬元。
事態發展至此,早已超出普通食品安全范疇。如此多兒童同時出現健康問題,背后必然存在更為復雜的因素。
隨后公布的檢測數據更讓人震驚不已。按照標準,兒童血鉛濃度應低于100微克/升,但實際情況卻是:206、250、300、379,最高甚至達到528微克/升。
最初媒體僅報道19名兒童鉛中毒,但截至7月7日,已有至少70個孩子被確診血鉛超標。
更令人擔憂的是,連幾位老師也出現了類似癥狀。他們此前常感頭暈惡心,以為是工作疲勞所致,直到檢測才發現也是鉛中毒。
結合這些現象與數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官方最初的結論,“食品添加劑”是否真能解釋如此嚴重的集體中毒?
毒源浮出水面,復旦教授說對了
7月3日召開的家長通報會上,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表示已聯合第三方機構對涉事幼兒園進行了全面抽檢,包括48小時留樣食品、自來水、純凈水等樣本。
檢測結果顯示,大多數食品樣本符合標準,只有兩份異常:三色棗發糕與玉米腸卷。
起初家長們大多接受了“添加劑超標”的解釋,但也有人提出疑問:這兩種食物每周只出現一次,孩子們并非每日食用,如何導致如此嚴重后果?
于是關于真正污染源的討論在網絡上迅速擴散,真相撲朔迷離,眾說紛紜。
有網友指出,該幼兒園附近設有一座鉛鋅轉運站,極有可能成為污染源頭。通過地圖查詢,果然發現了線索。
資料顯示,這家企業名為xxx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廠壩鉛鋅礦天水轉運站,距離事發幼兒園僅有1.7公里。
輿論發酵之際,網友翻出了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厲曙光教授在7月5日發表的專業觀點,他確實提前預判了問題所在。
當時他就對“食品添加劑引發鉛中毒”的說法提出了質疑,指出目前含鉛食品添加劑幾乎已被淘汰,國家監管極為嚴格。
而且鉛中毒通常需要長期大量攝入才會顯現癥狀,單靠食物難以造成如此大范圍、高強度的中毒現象,因此不排除環境污染或人為投毒可能。
他建議有關部門排查其他潛在污染源,例如周邊是否存在工業廢水廢渣排放,園內設施是否老舊,比如老式鐵管是否含有鉛成分。
如今看來,他的分析極具前瞻性。網友也開始傾向于懷疑水源問題,畢竟單純依靠飲食不可能導致血鉛值高出數百倍。
至于最終的污染源究竟為何,相關部門仍在深入調查之中。相信政府會徹查到底,給受害家庭一個公正交代!
參考信源:
復旦大學教授談“甘肅幼兒園血鉛異常”:食品添加劑可能性不大,不排除環境及投毒可能---2025-07-05---九派新聞
6歲孩子長了白發,檢測血鉛異常,老師“頭暈惡心”也在測!幼兒園負責人已被立案偵查---新黃河--2025-07-06
天水一幼兒園血鉛異常事件追蹤:至少70童超標,異地檢測值相差20倍---2025-07-07 ----上游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