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甘肅天水幼兒園鉛中毒事件:專家稱智商很難恢復,有家長傷心過度被搶救)
四川日報消息,7月1日,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接群眾反映后,查獲一起某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案件。當地通報稱,幼兒園負責人已被當地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對負有監管責任的相關部門將嚴肅追責。
來自甘肅的家長,在了解到西安市中心醫院是陜西省化學中毒救治基地后,陸續從天水趕來帶孩子看病。7月6日下午,醫護人員將部分幼兒的血鉛檢測報告單發放給家長。部分家長在拿到檢測報告單后掩面哭泣,一名家長因傷心過度,被醫護人員用擔架轉運至其他科室救護。
普通幼兒園孩子血鉛應在20微克/升
部分住院兒童報告顯示超450微克/升
記者看到,多名住院兒童的檢測報告中,血鉛值均高于250微克/升,部分超過了450微克/升。兒童鉛中毒防治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兒科學教授顏崇淮告訴記者,普通幼兒園孩子的血鉛應該在20微克左右。
就診兒童血鉛檢測報告 郝瑩攝
對于在快速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兒童來說,鉛的神經毒性最為明顯,可影響兒童的智商。顏崇淮指出,“鉛的神經發育毒性可以說是不可逆的,也就是即使通過治療,血鉛恢復正常了,但智商很難恢復到原來應有的水平。比方說,血鉛升高到300—400微克/升,不治療智商大約丟失7分,但通過積極治療,可能再爭取回來2-3分。”
彩色食品添加劑超標
官方:正在調查
7月2日,麥積區政府、教育局等單位的領導和幼兒園面向家長做了初步通報,稱對幼兒園的食品、飲用水等做了抽樣檢測,目前有兩種食品添加劑超標,一個是三色棗糕,一個是玉米腸卷。
兩位家長出示了孩子們的食物照片稱,幼兒園的食譜一直在輪換,每天都會把孩子們吃的東西拍照發到群里,這兩種食物一周最多吃一兩次,其他主食和面點也經常有彩色的。
多名家長向記者證實,學校有幾名學生平時都是由家長送飯,不在學校就餐。其中一名中班的孩子也在西安中心醫院做了檢查,一同取檢查結果的家長表示,“他們家小孩的結果是191,是我看到的最低的一個。當時問你們小孩的怎么這么低,家長說因為他們不在學校吃飯。”
就診兒童正在輸液 郝瑩攝
顏崇淮表示,95%以上的兒童鉛中毒患者,鉛都是通過消化道進入體內,嚴重程度主要依據血鉛來判斷,血鉛水平越高,越嚴重。
對于檢測結果數值差異,他表示,不同實驗室化驗,由于方法不一樣會有一定的差距,因為鉛在體內是微克,極其微量,所以不同實驗室檢查結果不一樣是正常的,但有一個限度,最多不會超過20%。
新聞多一點>>
7月6日,有媒體記者致電天水市麥積區多個相關部門,了解鉛中毒來源及檢測結果差異等問題,未獲正面回應。
延伸閱讀
天水某幼兒園鉛中毒事件,“毒源”到底是不是食物?
此次事件仍存在三大疑問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
文 | 舍 文
近日,甘肅天水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幼兒血鉛異常事件,持續引發社會關注。最初的信息來自7月3日天水官方發布的信息。
這份情況通報中公布,天水市麥積區一家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按照通報的意思,首先的確存在幼兒血鉛異常,其次,幼兒血鉛異常的原因是“違規使用添加劑”。
當地的情況通報
盡管有這份情況通報,但此次事件仍存在三大疑問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
首先,到底是什么東西里違規使用添加劑?如果是食物中違規使用添加劑,那么食品供應商如果同時提供給其他幼兒園、學校相同的食物,其他學校是否存在更多幼兒血鉛中毒的情況?
其次,如果幼兒鉛中毒的確因為食品里違規的添加劑,那么這些添加劑是在什么環節被放入食物的?相關人或企業該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最后,此前發生過的兒童鉛中毒事件中,中毒原因幾乎沒有出現過通過食物中毒的情況,多數是環境中鉛濃度超標引起。因此,這次幼兒鉛中毒是不是有其他原因?
就診兒童正在輸液 圖:封面新聞
鉛中毒對兒童發育有著嚴重的影響,希望有關部門加速調查,盡快切斷危害路徑,讓已經受到傷害的孩子盡快得到檢查和治療。
疑點慢慢集中,逐漸指向幼兒園
按照此前多家媒體的報道,這次甘肅天水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幼兒血鉛異常事件,最初是因為家長的疑惑慢慢集中,才最終指向幼兒園。
幼兒園處于居民區中
一名患兒母親告訴上游新聞記者,從今年剛開學起,她的孩子就經常喊肚子疼。起初,她并沒有在意,因為孩子的疼痛感很快就消解了。此后,孩子不僅出現腹痛,還伴有腹瀉、惡心等癥狀。
另有患兒母親稱,孩子一直喊腿疼,她以為孩子是缺鈣,當時幼兒園里已經有家長發現了孩子的異常,便帶孩子前往附近醫院做了全身體檢,檢測結果是血鉛中毒。
很快,“血鉛異常”消息在家長之間私下傳開,帶孩子去檢查血鉛的家長越來越多,部分幼兒檢查出血鉛中毒,這些孩子同屬一家幼兒園,此時,家長才開始懷疑起了幼兒園。
7月1日起,陸續有家長前往涉事幼兒園討說法。
7月2日,老師在涉事幼兒園家長群發布信息稱,要對全體幼兒分批次進行健康體檢。這次檢查結果顯示,很多孩子血鉛嚴重超標。
從7月3日開始,這家幼兒園孩子的家長紛紛將孩子帶到西安中心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有幼兒的血鉛檢驗值為528μg/L,超標4倍多。而兒童正常參考值小于100μg/L。
西安市中心醫院職業病科的重金屬檢測在行業內具有權威地位。醫院的職業病科是“陜西省化學中毒救治基地”,曾在2009年“陜西鳳翔兒童鉛中毒事件”中承擔血鉛檢測工作。隨著接診的天水患兒增多,醫院已為褐石培心幼兒園患兒開設綠色通道。
7月6日,極目新聞記者采集了在西安市中心醫院血檢的74名幼兒血鉛檢驗報告單,其中70名幼兒血鉛超標、4名幼兒血鉛正常。
領到檢測報告后一名家長打電話哭訴 圖:極目新聞
根據衛生部2006年發布的《兒童高鉛血癥和鉛中毒分級和處理原則》,若連續兩次靜脈血鉛水平達到或超過200微克/升,即可診斷為鉛中毒。依據具體數值,鉛中毒分為輕度(200微克/升至249微克/升)、中度(250微克/升至449微克/升)和重度(450微克/升及以上)。兒童鉛中毒通常伴有一些非特異性臨床表現,如腹部隱痛、便秘、貧血、多動、易激惹等。
毒源到底是不是食物?
7月6日,一位參加了7月3日當地情況通報會的家長告訴澎湃新聞,他們從會上了解到的情況是,當地有關部門對48小時留樣食品、自來水、純凈水等進行了抽檢。其中,2個樣本檢測結果異常,一個是三色棗發糕,一個是玉米腸卷,初步判斷為添加劑超標。
幼兒園餐食圖片
但是,這兩種食物到底什么添加劑超標,沒有詳細信息。
如果是食物引起的鉛中毒,那么相關部門應該比較容易進行溯源調查,得到結論應該不會需要太久。
兒童鉛中毒防治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兒科學教授顏崇淮在接受封面新聞采訪時表示,95%以上的兒童鉛中毒患者,鉛都是通過消化道進入體內,嚴重程度主要依據血鉛來判斷,血鉛水平越高,越嚴重。食品添加劑原則上不應該含鉛,但有可能被鉛污染了,或不法商販如果販售偽劣不合格的添加劑,可能含有鉛等重金屬雜質;由于鉛的化合物有各種鮮艷的顏色,如果不法商販把鉛的化合物作為食品著色用添加劑,那也會引起鉛中毒。“如果每周吃一次,即使只吃四五次,也可能達到這個水平。”
事實上在多年前發生的幾起兒童血鉛超標事件中,導致孩子血鉛超標的原因,多數為環境中的鉛濃度超標,很少看到因為直接在食物中添加違規物質而引起鉛中毒的情況。
2009年的暑假,陜西省鳳翔縣長青鎮,兩個村731名兒童中,615名血鉛超標,其中166名兒童血鉛含量在250ug/l(微克每升)以上,163名中度鉛中毒,3名重度鉛中毒,需要住院驅鉛治療。寶雞市委、市政府派出調查組調查認為,東嶺冶煉公司在衛生防護范圍內村民未搬遷的情況下從事鉛鋅冶煉,是引發長青地區部分兒童血鉛超標事件的主要污染源。
2010年底至2011年初,安徽省懷寧縣高河鎮發生兒童集體鉛中毒事件。經調查確定污染源為博瑞電源有限公司,該企業未通過環保“三同時”驗收且在多次被責令整改后仍持續違規生產。
2011年3月中旬,浙江臺州路橋區峰江街道上陶村等3個村部分村民體檢時發現血鉛超標。658名村民進行了血鉛檢測,查出168人血鉛含量超標,其中包括53名兒童。通過臺州市環科院等專家調查認定,這是一起由臺州市速起蓄電池有限公司引起的鉛污染事件。該公司在熔鉛、球磨、焊接等工段產生含鉛粉塵和廢氣,化成工段產生含酸廢氣,未經收集處理直接外排;同時該公司還存在著產生并外排部分酸性且含鉛廢水、含鉛固廢外運處置等情況,當地村民血鉛超標事件與速起公司含鉛污染物特別是含鉛粉塵廢氣排放有直接關系。
可以看到前面三起兒童血鉛中毒事件中,調查結論都是孩子生活的區域附近有嚴重的工業污染。
圖為地圖截圖
筆者從地圖上看,天水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所在位置的南側是渭河,西側是大片居民小區,北側是隴海線鐵路,東側有兩家企業,網上資料顯示,一家企業經營項目為建筑機械設備租賃、預拌混凝土、水泥制品及混凝土外加劑、新型防腐保溫材料的生產及銷售等。另一家的經營項目也類似。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教研室教授厲曙光在接受看看新聞采訪時分析:如今含鉛食品添加劑已幾乎不用,鉛超標常需長期大量攝入,難認定是含鉛添加劑所致。建議排查其他污染源:比如幼兒園周邊是否有污染性的廢水、廢渣排放;幼兒園的設施是否陳舊,像一些老式自來水管若為含鉛鐵管,可能會有鉛溢出。從食品角度看,現在含鉛的食品也不多,像爆米花這類可能含鉛的食物,孩子們顯然不可能天天吃,畢竟鉛超標往往涉及長期大量攝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