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中國不再以“老好人”的形象呈現在那些出爾反爾的國家面前,理由很簡單,對待這些陰險狡詐的國家,沒必要對他們仁慈。不僅如此,中方還對其下達最后通牒,要求他們必須在3個月之內償還358億的違約金,否則直接扣下他們的18艘軍艦抵債。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眾所周知,在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戰略中,東南亞的國家享有極高的地位。所以為了促進國與國之間的大力合作,我國在當地開展了不少建設基礎設施的項目,目的是為了促進交通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如雅萬高鐵、泰國高鐵、越南地鐵和發電廠,還有老撾的水電站大壩等。
這些都是中方大力投資的基建項目,我們本是懷著好心幫助他們做這些,可到頭來呢?換來的卻是惡語相向,冷眼相待。這些受益者不僅沒有一個對中方的付出感恩戴德,反而還多次挑釁中國,其中還出現了一個白眼狼,這個國家就是馬來西亞。要知道,馬來西亞這個國家有五分之一的人口都是華人,按理說他們應該和中國的關系很親近,卻為何要和我國處處作對呢?在納吉布執政期間,我國和馬來西亞談下了多個合作項目,總價值差不多有2000億美元。其中除了森林城市開發項目以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東海岸鐵路項目,因為交通就是限制他們招商引資的主要障礙,但馬來西亞缺乏強大的基建能力,所以他們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我們的身上。
而且還希望我國能拿更多的資金支持他們。從大局出發,我國決定對馬來西亞施以援手。項目開始后,給當地人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還帶動了周邊產業的發展。東海岸鐵路項目建成后,從吉隆坡到哥達巴魯的路程,會從8-12個小時縮短至4個小時。無論從哪個角度評判,這個項目對馬來西亞來說都是百利無一害。但是自從馬哈蒂爾走馬上任以后,不斷走上了親美路線,親手終止了東海岸鐵路等一系列由中國企業帶頭投資的項目。為此還擺出各種理由,比如貸款太多,不利于解決債務遺留問題等等。中方還特意制定了一版“經濟適用型”的計劃書,預算也從160億美元降到了100億美元。但馬哈蒂爾還是不滿意,這次又以“不環保”為理由,要求中方立刻停止項目。
當他開始找各種理由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意識到,不管我們拿出多么完美的計劃,他們總會有借口阻止項目的繼續進行。原因很簡單,走親美路線的馬哈蒂爾這是要和中國劃清界限的節奏。對此我國專家表示,要讓中企撤出的可以,但馬來西亞必須要按照合同支付給我們358億的違約金。然而馬來西亞對中方的警告置若罔聞,直接擺出一副“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的無賴樣。但我國并沒有慣著他們,直接對其下達最后通牒:3個月內不支付違約金的話,就要把他們買的18艘軍艦扣下抵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