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國花3000萬美元向澳大利亞買了一艘廢船,廢船到達廣州黃埔船廠后,便開始進行拆解,其他國家紛紛恥笑,買一艘廢船,有何用處。
1984年, 中國與澳大利亞簽訂合同,交易的內容是一樁大型軍火,但令人奇怪的時,面對這樣的軍火交易,竟沒有任何國家進行阻攔,整個過程頗為輕松,甚至澳大利亞、美國都未對這大型軍火的去處作出限制,這又是為何?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真切認識到航母在海防端的作用,但苦于中國對相關領域投入較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來,產出較少,雖說研究出來一些成果,但不成體系,哪怕是有錢和人才的投入,都無法找到任何竅門,眼看著蘇美等國已經開始第三代航母的建造,我國對此項目更是重視。
但航母為各國絕密技術,都是壓箱底的貨,更別說歐美雖然跟中國關系破冰,但仍有一定忌憚,有航母的國家都把他當作寶貝,經過相關人士的打探,中國偶然知曉澳大利亞有出售航母的打算,其航母命名為墨爾本號,因過于陳舊,且維修費用太過昂貴,不得不出手。
中國相信,澳大利亞是真心實意想要售賣的,早在二戰澳大利亞跟美國就合作無間,給美國攻打日本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二戰結束后,美國更是在澳大利亞修建了不少軍事基地,在軍事上保護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早年間并不能接受把自己的生命線全部放在美國手上,甚至為了表示自己仍擁有一定的軍事力量,從英國采購了幾艘航母,但英國人的效率眾人皆知,等英國通知澳大利亞將航母駛離港口的時候,墨爾本號已遠遠落后于時代,可對澳大利亞而言,這樣的軍艦已經足夠武裝他們澳大利亞。
但直到把墨爾本號開到太平洋的時候,澳大利亞才發現,這樣的航母并不適合澳大利亞,不僅航速過慢,裝備也比較落后,跟同樣在太平洋巡航的美國船只相差甚遠,發生事故的時間遠遠高于正常航行的時間。
澳洲海軍每天給墨爾本號做保養,生怕他出現故障,更是一點任務都不敢讓墨爾本號承擔,在經歷30多年后,墨爾本號開始退役,隨后在世界范圍內尋找買家。
但對墨爾本號這樁大買賣感興趣的國家很少,要不有自己的航母,要不然看不上這樣的技術,但對中國而言,墨爾本號是他們遇到最好的海軍裝備,必須要拿到手,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價。
澳美之所以對墨爾本號毫不阻攔,是因為上面除了一塊船架子啥都沒有,即便是中國拿走,也只能得到樣子貨。
在雙方的不斷協商下,墨爾本號以破爛的形態抵達中國,所有人都明白,中國此舉是想發展自己的航母,但他們不相信中國有這樣的實力,更不認為中國能打通所有航母的訣竅,3000萬美元,說多不多,美國研究航母是這的十倍、數百倍才成功,中國想從零開始彎道超車,總之就越是癡心妄想。
中國當然明白,航母是水磨工夫,墨爾本號落后時代很久,但對中國來講講,這樣的設備正適合中國起步來用。
等到航母到碼頭后,所有人都眼巴巴想要看航母的樣子,只可惜航母只是轉了一圈就來到其他地方,在這里聚集了大多的工程師,他們的目的是完全解構這艘航母,哪怕是一顆螺絲釘的位置都要記錄。
可以說墨爾本號讓中國航母進程前進了一大步,更重要的是,中國撿到一套完整的彈射系統,這也使得中國航母尚未動工,便在彈射系統有了較為長遠的發展,經過數年的研究后,我國又購買了明斯克號等兩艘航母,繼續沉淀,汲取技術,最終在遼寧號上實驗中國的研究。
中國的航母從墨爾本號才開始飛速進展,等到遼寧號出現,中國用了相當漫長的時間,但這些都是值得的,當福建號出現在中國視野中的那一刻時,就證明中國這些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信息來源:百度百科——墨爾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