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2024年泛北部灣網絡文學大賽頒獎暨第一屆“白海豚杯”網絡文學大賽啟動儀式在南寧舉行。從2015年第一屆廣西網絡文學大賽啟動,歷經十年發展,廣西網絡文學大賽曾更名為“泛北部灣網絡文學大賽”,于今年升級蛻變為“白海豚杯”網絡文學大賽,在賽事規模、征稿品類、獎金數額及IP孵化轉化等方面作了更深層次的探索。
“白海豚杯”網絡文學大賽細分現實主義題材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類、幻想類三大類賽道,重點征集20萬字以上的長篇小說,征稿時間即日起至2026年9月30日,特設“白海豚杯”大獎1名,獎金50萬元。三大類題材每類還分別設置獎項5名,每名獎金10萬元,總獎金額達200萬元。
廣西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總編輯盧培釗介紹了2024年泛北部灣網絡文學大賽的舉辦情況。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廣西作家協會主席東西宣讀2024年泛北部灣網絡文學大賽獲獎名單。《彩韻緣》《直播旅行,我用大好河山治愈全網》獲得一等獎,《危墻之下》《醉美家園》《渝音唱晚》獲得二等獎,《純屬虛構》《刺客信條·王朝》《奮斗者》《心案》《問渠哪得茉莉香》等作品獲得三等獎。
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表示,廣西作為網絡文學的重要陣地,依托“白海豚杯”網絡文學大賽的舉辦,將進一步激發創作活力,把“白海豚杯”網絡文學大賽打造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文化品牌。他強調,未來“白海豚杯”網絡文學大賽應當突出政治引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引導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精品力作。
廣西出版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利來友表示,廣西出版傳媒集團10年來深耕網絡文學領域,通過舉辦賽事培育人才、孵化精品,取得了豐碩成果。此次“白海豚杯”網絡文學大賽亮點紛呈,期待廣大創作者踴躍參與,共同推動網絡文學產業高質量發展,讓中國故事通過“白海豚杯”游向更廣闊的文化之海、友誼之海。
平臺代表番茄小說總編輯謝思鵬表示,廣西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獨特的山水風光,為網絡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素材,這有助于廣西創作出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涌現出更多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和創作者。番茄小說在今后會不斷加強和廣西的合作,包括積極參與第一屆“白海豚杯”網絡文學大賽、共同培養扶持廣西優秀青年作家、打造有廣西元素的精品網文內容、舉辦作家培訓等。
隨著象征希望與活力的“白海豚杯”網絡文學大賽宣傳片點亮全場,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廣西出版傳媒集團、廣西作家協會等指導單位、主辦方代表共同注入象征網文之海的源頭活水,第一屆“白海豚杯”網絡文學大賽正式啟動。
在網絡文學論壇環節,何弘作了題為《網絡文學已成為世界文學新形態的引領》的演講。他表示,中國網絡文學已在海外構建全新文化生態,實現從文本輸出到行業模式、文化生態的全球傳播,并通過AI技術實現國內外同步更新。網絡文學IP更帶動了影視劇海外傳播,推動中華文化在世界范圍深度扎根并持續擴大國際影響力。
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網絡文學類優秀作品獎獲得者甘海晶(筆名:麥蘇)作題為《AI賦能與挑戰:網絡文學創作的新圖景》的演講,剖析AI工具在激發靈感、提升效率方面的潛力,也警示創作者需堅守人文內核,警惕過度依賴和無意識濫用AI工具帶來的弊端以及作品同質化與創造力衰竭的危機。
閱文集團副總編輯田志國則以《國潮文化與網絡文學出海》為題,分享了閱文集團在網絡文學國潮文化創新與全球化出海中的探索與實踐,通過持續創新與開放協作,努力將網絡文學打造為新時代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圍繞“網絡文學創作該如何抓住IP轉化熱潮”的熱點話題,與會專家在圓桌對談中貢獻了真知灼見。網絡文學研究專家夏烈主持對談,番茄小說副總編輯李夢、咪咕數媒內容部總監丁粲、現實題材作家麥蘇、懸疑作家北斗二娘、獲獎作者祝敏綺(筆名:瘋丟子)展開深入對話。與會嘉賓認為,網絡文學創作需強化精品意識與用戶思維,深耕故事內核與角色塑造,提前規劃IP適配性,關注跨媒介敘事潛力,主動協同影視、游戲等開發團隊,構建作品世界觀與人物群像,加速網絡文學邁進主流化、精品化進程。
(中國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石睿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