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獨立日假期后,馬斯克突然宣布成立"美國黨",整個美國政壇都倒吸一口涼氣。這位全球首富顯然不滿足于在商業領域呼風喚雨,現在要把特斯拉的電動風暴帶到華盛頓的政治漩渦中。
(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目標直指明年中期選舉)
1、馬斯克成立“美國黨”,是為了出口惡氣
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鬧的社交媒體玩笑,而是直接瞄準明年中期選舉的政治宣言。
在美國,成立新政黨簡單得令人發指——連正式注冊都不需要,只要你的政治活動資金不超過特定門檻。但對馬斯克來說,錢從來不是問題。
要知道,這位大佬曾經一擲數億美元支持特朗普和共和黨,現在他要用同樣的方式給自己"造勢"。不過,美國政治可不是有錢就能為所欲為的游戲場,兩黨制這座大山壓死了多少第三黨的野心,馬斯克真能創造奇跡嗎?
(馬斯克與特朗普決裂,希望通過"美國黨"為其制造困難)
仔細琢磨馬斯克這步棋,與其說是正經要搞政治,不如說是在跟特朗普玩"政治碰瓷"。自從和特朗普鬧翻后,這位科技狂人顯然咽不下這口氣。成立"美國黨"就像是在共和黨后院放了一把火,特別是瞄準了那些對特朗普政策不滿的"MAGA"鐵粉。
馬斯克深諳社交媒體之道,他知道怎么煽動情緒、制造話題。只要他在推特上振臂一呼,那些對現狀不滿的中間選民很可能會聞風而動。
2、馬斯克的政治覺醒:從金主到反目的教訓
馬斯克和特朗普的關系,簡直像一部狗血商戰劇——從蜜月期到撕破臉,前后還不到一百天。當初馬斯克可是特朗普競選的最大金主之一,砸錢、站臺、社交媒體造勢,堪稱共和黨的"頭號功臣"。可誰能想到,這位科技大亨的政治投資這么快就打了水漂?
特朗普上臺后,馬斯克很快發現,白宮不是硅谷,政治不是商業。他那些天馬行空的科技狂想——比如火星殖民、超級高鐵——在華盛頓的官僚體系里根本激不起水花。
(馬斯克逐漸發覺,光有錢不足以在華盛頓政壇呼風喚雨)
特朗普要的是實打實的選票和利益交換,而不是馬斯克的星際夢想。更尷尬的是,當馬斯克試圖插手政策時,特朗普的內閣壓根沒把他當回事。這位億萬富翁第一次意識到:在政壇,錢能買到入場券,但買不到話語權。
這場決裂讓馬斯克學到一個血淋淋的教訓:政治不是簡單的"花錢辦事"。他曾天真地以為,給特朗普砸幾個億就能在白宮"呼風喚雨",結果連特斯拉的政府補貼都差點保不住。現在他成立"美國黨",更像是一種政治報復——既然當不了"造王者",那就當個"攪局者"。
但問題在于,美國兩黨制的銅墻鐵壁,連佩羅特、布隆伯格這樣的億萬富翁都撞得頭破血流,馬斯克憑什么覺得自己能例外?
3、"美國黨"的致命短板:沒有槍桿子的"紙老虎"
馬斯克現在就像個拿著金喇叭的孤膽英雄——嗓門挺大,但真打起來連個扛槍的小弟都沒有。"美國黨"目前最大的軟肋,就是缺一個能鎮場子的政治明星。馬斯克自己不可能下場競選(總不能白天發火箭,晚上搞辯論吧),而稍微有點分量的共和黨人,誰會傻到放棄黨內資源去賭這個前途未卜的新黨派?
(馬斯克SpaceX的核心資金流,被共和黨拿捏)
更致命的是,共和黨手里還捏著馬斯克的"七寸"。SpaceX的NASA合同、特斯拉的政府補貼、星鏈的國防訂單......這些可都是特朗普能隨時掐斷的"氧氣管道"。當年亞馬遜的貝索斯就因為跟特朗普嗆聲,差點丟掉五角大樓的百億云合同,馬斯克不會天真到以為自己能幸免吧?
但最諷刺的莫過于,這位"科技革命家"正在重復所有第三黨的老路:高喊改變現狀的口號,卻拿不出替代方案。他的"美國黨"現在除了反特朗普,連個像樣的政綱都沒有。
要知道,美國選民可以因為討厭一個人投票(比如2020年反特朗普的選民),但絕不會長期追隨一個只會罵街的政黨。馬斯克要是真想在政壇立足,光靠撒錢和發推特可不夠,得先想明白:除了給特朗普添堵,這個黨到底要干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