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攻入成都,打開國庫賬簿大驚:武侯諸葛亮真神人,司馬懿不如他。
一個國家的庫房賬簿,都是記錄在京城宮中的。而后主劉禪舉國投降的時候,按照受降儀式來說,必須要把庫房賬簿都公開給鄧艾。上呈給鄧艾《士民簿》的是蜀漢尚書郎李虎,《士民簿》上明確寫道: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米四十馀萬斛,金銀各二千斤,錦綺彩絹各二十萬匹,馀物稱此。
這就意味著,蜀漢滅亡時軍隊一共是10.2萬人,官員一共是4萬人,老百姓人口一共是94萬人,平均每戶人家是3.3個人,平均9.2個老百姓需要供養1個士兵。算上官吏的話,平均6.6個老百姓需要供養一個官吏和士兵。
而鄧艾本就是曹魏的高官重臣,曹魏整個國家的賬簿,鄧艾心里肯定大概率也是門清的。曹魏吞并蜀漢之前,約有戶口六十六萬,人口四百四十萬。曹魏大概有44萬左右的軍隊,平均10個老百姓供養1個士兵。平均每戶人家是6.7個人。
兩廂一對比,曹魏和蜀漢的實力差距簡直不是一星半點,總軍隊數量相差4倍,這是最直觀的差距,魏滅蜀之戰曹魏投入了18萬軍隊,已經是蜀漢全國兵力的2倍了。還有兩個細節的差距,一個是每戶人家人口數的差距,差了2倍,說明蜀漢的每戶人家生育意愿不強,就一兩個娃娃。一個是同樣供養1個士兵,曹魏是10個老百姓,蜀漢是9.2個老百姓,拋開女性勞動力的話,很明顯,蜀漢老百姓的負擔比曹魏重太多了,所以生育意愿都很低。
在這樣肉眼可見的差距下,諸葛亮竟然還敢在有生之年,主動發動了五次北伐戰爭,細思極恐啊。前線兵力的差距,估計就在2倍了,關鍵是背后老百姓的負擔,完全也不是一個層級的負擔,北伐那可是五次啊,需要消耗多少糧草,關鍵是蜀漢后期竟然內部沒人造反,這是很神奇的。這樣的國情下,諸葛亮還能和司馬懿打成平手,在五丈原屯田,搞得司馬懿硬是不敢迎戰啊。
從政治治國上來說,諸葛亮肯定比司馬懿強,蜀漢老百姓負擔重,但后期并沒有造反,說明諸葛亮治國出色,方針搞得好。從軍事戰役上來說,諸葛亮在軍隊數量、軍需糧草都處于劣勢的情況下,還能和司馬懿平局,已經是更厲害了。
難怪在《三國演義》中,鄧艾偷渡陰平翻越摩天嶺后,說了一句話:武侯真神人也,鄧艾不能以師事之,惜哉。鄧艾打開蜀漢的國庫賬簿后,估計更佩服了,武侯諸葛亮真神人,自己的恩師司馬懿不如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