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打死不敢用的兩個宗親大將,1個令黃忠折服,1個能消滅鄧艾。
相較于曹操和孫權,劉備做的最失敗的就是家族宗親沒能人,不過這也沒辦法,劉備起點本身就最低。到了46-47歲,劉備才有了第一個親生兒子劉禪,同樣的年紀,曹操已經有了曹昂、曹丕、曹植、曹彰、曹沖等n個親生兒子,根本無法比擬。
家族勢力上來看,孫權有哥哥孫策這一支,有弟弟孫翊這一支,關鍵是孫權的老爸孫堅,還有兄弟啊。也就是孫權有叔叔孫羌、孫靜,而叔叔也有兒子啊,開枝散葉的,孫家妥妥是個大家族啊。這使得孫權有很多宗親大將:奮威將軍孫瑜、護軍校尉孫皎、豫章太守孫賁、建武將軍孫桓、鎮北將軍孫韶等等。而縱觀劉備的宗親,基本一個都沒,劉備全部都靠認領、領養,靠自己的魅力吸引大將、培養心腹。
在劉備的眼里,大概早就沒了宗親的概念,一路打拼過來,都靠的是陌生人的幫助。要說宗親,荊州劉表、益州劉璋其實也算是劉備的宗親了,但劉表排擠劉備,劉璋反抗劉備,劉備更加不相信宗親了。但劉備子嗣太少,客觀上來說,子嗣樣本不夠大,沒生出有能耐的人。劉備的子嗣,甚至還不如劉表和劉璋的子嗣呢,劉表有個侄子叫劉磐,他的本事估計在劉封之上,劉璋有個兒子叫劉循,他的本事肯定在諸葛瞻之上。可惜,這兩個宗親大將,劉備是打死不敢用的,寧可用異姓兄弟。
劉磐:宗親劉表的侄子,令黃忠折服
關于劉磐的記載不多,但《三國演義》和《三國志》記載的都差不多。《三國志》記載:劉表從子劉磐,驍勇,數為寇于艾、西安諸縣。劉表的侄子劉磐當時其實是黃忠的頂頭上司、直屬領導,劉磐為正,黃忠為副,二人共同把守長沙郡的攸縣,劉磐甚至還主動襲擊了江東的艾縣、西安縣等地方。這讓小霸王孫策很是頭疼,特地派出了麾下大將太史慈去對飆,孫策分出海昬、建昌等周邊六個縣,任太史慈為建昌都尉。可見,劉磐能對飆太史慈。《三國演義》中五虎將黃忠更是推薦表揚了劉磐,舉薦了劉磐繼續把守長沙郡,連黃忠都折服劉磐,劉磐不簡單,培養下絕對是個大將。
劉循:宗親劉璋的兒子,能消滅鄧艾
關于劉循的記載也不多,《三國演義》中劉循的功績顯然被張任給完全掩蓋了。毫不夸張地說,雒城一直以來都是劉循把守的,張任他們幾個是一敗涪城、二敗綿竹,被迫退守到了雒城。所以,雒城能抗住劉備大軍一年之久,一定和劉循長期的經營布防是分不開的,足以側面說明劉循在雒城縣城甚得軍心民心,不然雒城早就開城投降了啊。《華陽國志》記載:初平中,益州牧劉焉自綿竹移雒縣城,筑闕門,云其地不王,乃留劉循。劉循在雒城把守很多年了,但是后主劉禪絕對不可能起用他,劉循他絕對有本事消滅公元263年偷渡陰平的鄧艾,比諸葛瞻強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