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司馬懿的專著或篇章特別多,至于是“黑”,還是“洗地”,諸位自判。
這里要給大家推薦的是《正說司馬懿》一書,作者柳春藩先生。
不少人對司馬懿的評價基本上是負面的,這主要是不是指他的軍事才能和謀略,而是指他的政治態(tài)度和品德。
傳統(tǒng)的看法認為,司馬懿是篡魏的奸賊,從一開始就是曹家的對手,采用欺騙和狐媚的手段爬上高位,欺負皇帝孤兒寡母,幫助他的子孫“偷”取了曹魏天下。在中國傳統(tǒng)戲劇舞臺上,他總是以白臉奸臣的面孔出現(xiàn),柳老師認為,這不符合司馬懿的歷史實際。
司馬懿可與曹操、諸葛亮、孫權(quán)相比,也是漢末三國時期杰出的英雄人物。
司馬懿出身世族家庭,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志向遠大,有著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并能腳踏實地,克服困難和挫折,“受遺二主,佐命三朝”,一步步攀上政治頂峰,上承曹魏前期的鼎盛,下啟西晉的統(tǒng)一,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您沒看錯,柳老師的這本書對司馬懿的評價就是如此之高。
這樣的觀點,如何才能服眾呢?
在《正說司馬懿》這本書的序言里,作者介紹如下所述。
本書系司馬懿評傳,所以名為“正說司馬懿”,就是向讀者表明:
一,這是一本全面介紹司馬懿一生事跡的歷史書。是司馬懿正傳,屬于“正史”范疇,與所謂“演義”、“戲說”等完全不同。它既不是歷史人物故事,也不是人物小說演義,更不是人物戲說。它是根據(jù)可靠的歷史資料寫成的,力求符合歷史真實。書中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虛構(gòu)之處,做了必要的交代和說明。
二,這是一本評說司馬懿歷史事跡的專著。不僅對司馬懿各個時期,多廣方面的言論行為、思想觀點、方針策略、戰(zhàn)略決策、性格作風(fēng)等進行分析評論,據(jù)此對司馬懿作了總的歷史評價,還就人們對司馬懿的一些不同評論加以評說。
三,這是一本評說文字較為通俗易懂的普及性讀物。不僅對所引用的難懂的古文做了今譯,對難懂的字詞做了注音注釋,還加進不少歷史地圖和圖片,列出年表,爭取做到圖文并茂,雅俗共賞。
如果你想嚴肅地了解司馬懿這個人,其實看這本書就夠了,雖然作者對司馬懿持認可態(tài)度,但不代表你也一定要這樣。這本書對普通讀者的最大價值是它的史料整理和綜合,至于能從這里面研究出什么觀點,大家可以見仁見智,沒必要必須跟著作者走。
譬如,為了自保也為了鞏固地位,司馬懿鎮(zhèn)壓了毌丘儉、文欽、諸葛誕的反叛,這幾個人與曹爽和公孫淵不同,他們一般被認為是曹魏的三個忠臣,但柳老師認為這種觀點“似是而非”,這幾個人實際上是打著反司馬氏的旗號,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野心”。難道向東吳敵國皇帝稱臣,接受其加官進爵并引狼入室的人,還能算是忠于曹魏的良臣嗎?
問題是“政治野心”是一個不厚道的動機論,如果換個說法,難道“政治野心”就不是“政治理想”嗎?彼時的司馬懿已是曹魏的實際掌控人,當年因反叛、刺殺董卓、曹操而死的人,難道也是因為有“政治野心”才自取滅亡的嗎?
至于這些人打不過司馬懿便向東吳稱臣,如果結(jié)合司馬懿鎮(zhèn)壓公孫淵、曹爽、王凌的殘酷手段來看,這些人向東吳稱臣,怎么就不能理解成忍辱負重地抗爭呢?《三國演義》里的姜維還投降鐘會了呢,不也是尋求東山再起的機會嗎?
因此說,歷史嘛,莫說在史料不足的時候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就是在同樣的史料面前,你大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說到底,還是史料不足,特別是涉及到當事人心理動機的時候,唯有猜測,自圓其說便好。
我還是要聲明一下,我并沒有否定這本書的水平和價值,只是跟大家交流閱讀時的感受。無論你會怎么評價司馬懿,通過這本書的閱讀,你都可以了解到這位歷史人物的大概人生脈絡(luò)。至于是非成敗,諸位可盡情地見仁見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