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官網發布答復函,對市人大代表提出的《進一步提升廣州地鐵無障礙環境水平的建議》進行答復。其中提到,目前,結合2025年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舉辦,計劃對APM線的體育中心南站A口、一號線體育西路站D口、三號線林和西站C口等出入口增設樓梯升降機,進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答復函中提出,截至2024年年底,廣州市共開通了17條地鐵線路,353個地鐵車站,運營里程705公里,日均客流888萬人次,成為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從2016年起,按照《地鐵設計規范》《無障礙設計規范》等技術規范,在滿足設計規范要求及具備場地條件的前提下,新建成開通的線路車站至少有一個出入口設置從地面至站廳的垂直電梯,各出入口原則設置雙向自動扶梯和一組樓梯。
樓梯升降機連接站廳與出入口,是行動不便的乘客進入車站的重要設備。樓梯升降機操作方便,運行平穩,如有需要,只需按下呼叫按鈕,車站工作人員收到信息后,便會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協助操作機器。但部分站點樓梯升降機配置不足,如三號線和一號線的換乘站體育西路站,只有G出口設有樓梯升降機。
答復函明確,目前,結合2025年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舉辦,計劃對APM線的體育中心南站A口、一號線體育西路站D口、三號線林和西站C口等出入口增設樓梯升降機,進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在無障礙電梯加裝方面,既有線路由于不同時期設計規范要求不同,特別是市中心城區部分車站,實施過程中受征地拆遷、規劃條件、管線遷改等條件限制,導致出入口建設空間不足,無障礙電梯增設受到客觀條件制約。預計未來3年,至少有22座既有線路車站可通過新線換乘車站加裝無障礙電梯,進一步提升既有線路的無障礙服務水平。
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督促廣州地鐵集團結合新線換乘車站建設、廣州東站和廣州火車站國鐵改造、外部物業合建等契機,推進加裝無障礙電梯等無障礙設施。通過與外部物業合建的方式,目前線網已建設合建口超過100個,該類合建口大部分配置了扶梯,一定程度提升了地鐵無障礙設施覆蓋水平。
此外,廣州市交通運輸局正在開展老舊線路更新改造規劃研究,計劃將廣州地鐵一、二號線轉桿閘機更新改造為門式閘機,力爭未來3年完成約130部轉桿閘機改造,方便市民無障礙通行。
文|記者 嚴藝文
(來源:金羊網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