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西安提出五大重點城市更新試點片區之后,近段時間多個板塊動作頻頻。
例如納入西電城市更新板塊的原西站再次啟動了拆遷,幸福林帶片區加速啟動秦川廠、西光廠土地出清,碑林區預計在7月進行《碑林區三學街片區保護更新項目初步設計》采購……
而動作頗為迅速的張家堡片區城市公共空間更新與功能提升工程,已然啟動實施。
5月還處于原貌的張家堡環島,6月施工現場已經基本蓋上防塵網,并著手考古。
圖片依次拍攝于5月、6月、7月
預計今年底完成全部改造的張家堡環島改造,當下工程進展如何?近期我們(榮耀西安網 ixian.cn)實地探訪,并帶來現場最新進度實拍圖。
XI'AN
實探張家堡環島施工進度
從最新航拍圖看來,張家堡環島內的綠化已經全部清除,內部硬化土地還未處理。
施工現場設備較多,各部分在進行有條不紊的施工。
值得注意的是,環島偏北部分有考古墓坑還未回填,現場用綠色幕布遮擋。
公開信息顯示,此處的確有挖到古代墓葬,發現的古墓大約有30多座,年代大概是漢代,屬于普通平民的墓。
據了解,目前,考古工作已經結束,由于墓葬等級較低,已計劃回填。
實際上,通過當下對施工現場的觀察,未來環島改十字的形態已經基本可以想象。
只是當下玻璃穹頂部分還未見有施工痕跡。
透過此前釋放的效果圖,未央路-鳳城八路十字中心的地鐵玻璃穹頂部分得到保留,初步計劃中稱高度會有所降低,猜測會將突出的八角星改為平面的玻璃穹頂。
此次同樣納入改造,要將“公園”改為“道路”的張家堡環島公園。
通過航拍圖可以看到,此前公園內中心部分的各類設施、休閑廣場、綠化等均已清除。
目前仍留存有兩側的景觀樹木,場地內多輛運輸車正在清運渣土。
改造完成后,鳳城八路-鳳城九路這段原本落位在馬路中間的公園,將會把分離式道路改為整體式道路。
原分離式道路中間的長條形環島公園遷移至道路兩側,西側與城市運動公園進行一體化規劃與改造提升,東側與原市政道路綠地融合為一體,預留遠期發展用地。
種種跡象表明張家堡環島改造正在提速施工進程,預計在今年底我們將看到改造后所帶來的變化。
XI'AN
如何改造,更多細節解讀
其實,此前張家堡片區納入西安城市更新五大試點之一,便令人頗為好奇。
這里周邊為開發成熟度很高的區域,商業、市政府、住宅、辦公樓宇、城市運動公園等要素均無改造可能性。
那么,張家堡片區的改造空間是什么?前兩個月,官方給出了答案。
位于經開區鳳城八路的張家堡廣場,一直扮演著西安市北城門戶的角色,周邊匯集有熙地港、大融城兩大購物中心;EHB企業總部大廈、未央國際大廈、正尚國際金融廣場等超高寫字樓林立;地鐵2號線、4號線換乘站擁有超過10個出入口,是西安市最多地鐵出入口的站點;緊鄰行政中心,與電視塔、鐘樓等西安城市地標遙相呼應,一同矗立在西安城市中軸線之上。
隨著時間推移,各類問題開始暴露。
1、交通不暢:機動車無效繞行距離長;機動車事故率高于其他路段超30%;行人通行距離過長,地面過街通行安全隱患大,地下通行記錄過長,指示系統不明確。
2、土地利用率較低:鳳城八路轉盤利用率低,地鐵口閑置率高;鳳城九路轉盤市民過街交通安全風險高,兩側機動車尾氣和噪音污染貫穿,公園功能質量不高。
3、政務服務功能分散,與國家“一站式”服務和“數字化”服務等要求尚有較大差距。
4、片區商業經濟活力不足,政務、商務融合促進功能受到交通和空間割裂影響,未能有效發揮。
為了解決前述“痛點”,張家堡環島改造提升提出,定下打通道路阻隔、優化城市空間、提高土地效用等多重目標。
而根據張家堡環島改造計劃,工程聚焦 “空間重構、暢通高效、綠色提升、政商融合、便民利民”等方面,在規劃設計中采取五項針對性舉措,實現片區多維度的整體優化。
張家堡片區規劃功能布局圖
圖片來源:西安交警
張家堡片區建成前后效果對比圖
圖片來源:西安交警
軌道交通與市政道路一體改造
環島內土地及地鐵出入口設施存在閑置現象,地鐵出入通道與周邊市政道路出行系統的交通組織銜接不暢,致使地鐵通道宛如“迷宮”,地鐵空間與公共交通的作用未能充分彰顯,這是張家堡片區改造需首要解決的問題。
此次改造將對軌道交通場站與周邊市政道路出行系統實施一體化改造提升。
具體而言,將張家堡環道改造為十字交叉口,釋放環島內108畝閑置用地,并規劃為開放式下沉廣場。
地鐵場站核心區道路、人行系統級及下沉廣場示意圖
圖片來源:西安交警
透空下沉廣場的設置大幅縮短了地下通道流線長度,地下封閉通行長度從原先的約200米減至約80米,市民通行將不再迷失方向。
同時,新建必要連接通道,使新建下沉廣場與地鐵既有地下通道、周邊道路、公園以及政務服務建筑等實現全方位、多維度的便捷連通,形成高效通達的地下人行系統,實現交叉口人車分流。
地鐵場站核心區道路、人行系統級及下沉廣場示意圖
圖片來源:西安交警
此外,對環島內閑置的地鐵出入口、通風口等相關設施進行系統改造,地鐵及市政出入口數量由原來的22個減少至15個,同步優化出入口及方向提示系統,全面提升軌道交通與市政出行系統的通行效率及功能品質。
地鐵場站核心區道路、人行系統級及下沉廣場示意圖
圖片來源:西安交警
市政道路系統微改造
充分考量道路交通功能的系統性,著眼于全面解決片區整體秩序與安全問題。
此次改造在將鳳城八路環島轉變為大型十字交叉口的基礎上,同步把未央路鳳城八路至鳳城九路段的分離式道路改為整體式道路,將原分離式道路中間的長條形環島公園遷移至道路兩側,西側與城市運動公園進行一體化規劃與改造提升,東側與原市政道路綠地融合為一體,預留遠期發展用地。
改造后,公園的整體性顯著增強,市民進出原環島公園需穿越兩側機動車道所帶來的交通安全隱患及交通影響問題得以有效解決。
與此同時,為系統優化鳳城八路全線交通秩序,計劃對鳳城八路西起朱宏路、東至太華立交西橋頭總長4公里的范圍實施系統微改造。
在尊重鳳城八路原有道路風貌的前提下,運用微改造手段,系統梳理并匹配全線直行車道,增設導流島及行人二次過街設施,優化公交站形式與位置以及沿線調頭車道位置,全方位提升機動車、行人及非機動車的通行能力與品質。
市政道路微改造整體及局部示意圖
圖片來源:西安交警
城市運動公園設施與綠化升級
充分考慮周邊群眾的生活、休閑與娛樂需求,此次改造深化“公園 +”理念,以公園設施為核心載體,強化公園、生態、休閑與生活的深度融合。
在未央路西側,重新規劃公園路網,補充無障礙設施、衛生間設施、燈具家具標識等,并對公園南入口、東入口、北入口及其他局部區域進行微調整,最終打造出一個更為整體、更具縱深、宜居宜人的城市運動公園。
在未央路東側,盡可能保留現狀樹木及既有服務設施,為周邊居民與商業設施營造更為優質、寬闊的綠地環境。
城市運動公園改造整體及局部效果圖
圖片來源:西安交警
政務服務設施適度改擴建
針對行政中心政務服務功能分散,群眾辦事時常面臨需來回“橫穿馬路”的危險與不便狀況,此次改造結合國家政務服務“只進一門”等相關要求以及市民實際辦事需求,計劃在原政務服務東、西廳的基礎上進行改擴建,形成新的城市應急和智慧城市管理中心(位于未央路西側)與政務數據服務中心(位于未央路東側),將鳳城八路北側市委、市政府所在緯度線打造為全新的政務服務集聚軸,切實提升行政效率與服務效能,為政民交流、政商融合搭建窗口與平臺。
此外,在原市政府東南門原有地下車庫基礎上擴建兩層智慧停車樓,新增車位約400個,并統籌考慮配建光伏充電一體化設施,完善政務服務配套。
政務服務及智慧停車樓改擴建效果圖
圖片來源:西安交警
軌道交通出入口綜合規劃
結合地鐵進出站及地面人流通行需求,此次改造計劃在張家堡鳳城八路十字交叉路口四個象限的下沉廣場內設置近8000平米的地下商業面積。
同時,在原環島西南和東南地塊,結合地鐵出入口建設城市會客廳及配套商業體(面積超6000平米),同步優化地鐵通道及無障礙扶梯系統,便捷串聯下沉廣場商業、城市會客廳以及熙地港、大融城等不同商業空間。
這不僅能夠增強下沉廣場和地下通行系統的商業配套功能,有針對性地服務旅客,還能提升片區整體商圈氛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添區域整體商業服務活力。
軌道交通出入口設施及配套地下、地上商業效果圖
圖片來源:西安交警
據了解,改造完成后,這里將打造成為軌道交通、市政道路與人行交通高效銜接且安全有序的交通空間,融合文化、體育、健康與綠色元素的市民生態休閑空間,政務商務功能高度集聚的開放空間,以及便民利民的城市服務空間。
編輯:Lyna
審核:解革
監制:號稱嬉皮
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