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備受大灣區教育界關注的深圳曼徹斯通城堡學校DSE課程發布會隆重舉行。
此次發布會直擊大灣區DSE家庭的三大焦慮——英語“死亡之卷”、升學路徑單一、文化適應困境,并推出“純英國際校+港式精英課”雙軌模式的曼校解決方案,為更多學子打造貫通香港、內地高校與世界的“黃金升學立交橋”。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是香港連續三年保持98%本地大學升學率的標桿中學,作為深圳曼校的姊妹學校,校長尹浩然率核心管理團隊悉數出席,涵蓋學術副校長、課程發展主任及生涯規劃導師等關鍵成員。深圳曼校依托純正英式國際教育基因及八年辦學成果——2025屆A-Level畢業生已收獲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等G5名校26封錄取offer,在元朗信義中學的學術加持下,深圳曼校的DSE課程有了奠定高起點。
發布會特別設置圓桌論壇環節,雙方就課程建設與學術支持體系進行深度研討,引發大灣區教育界廣泛關注。現場同時宣布,原深圳灣實驗室科普中心執行主任袁匯正式出任深圳曼校中方校長。
針對DSE英語科素有死亡之卷的挑戰,紫荊書院課程依托深圳曼校全英文教學環境實現突破性創新:歷史數據表明,全英教學的環境可以讓學生英語科成績較傳統學校普遍提升1~2個等級。
尹浩然校長在圓桌論壇中強調:此次合作不僅將輸出元朗信義中學13年DSE教授經驗,其實更承載著共育灣區人才的使命。元朗信義中學將對曼校DSE課程實施三項核心支持:開展通過教師伙伴計劃,派出專業團隊開展聯合教研;分享校長推薦計劃,幫助曼校搭建香JUPAS快捷優先推薦取錄通;為DSE預測成績中5科達25+分學生提供暑期備考特訓營資格,并將配套機器人世界杯、國際級別的各類賽事專業輔導。
身為將兩個女兒送入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的“學霸媽媽”,袁匯校長在會上也分享了其教育心法,并提出科技人文雙核教育模型。基于AI動態追蹤構建學生個性化成長圖譜,同步發起AI and Love國際邀請賽,引導學生運用科技手段應對現實挑戰。教育的目標是激發潛能而非知識灌輸。
深圳晚報記者 張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