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這次推銷的是蘇-57E,這是蘇-57戰斗機的出口版。蘇-57是俄羅斯自家的五代機,號稱能跟美國的F-22和F-35掰腕子。2023年,俄羅斯出口公司聯合蘇霍伊集團給印度遞了一份詳細文件,承諾把蘇-57E的整套技術打包給印度,包括制造技術、源代碼,還能讓印度實現40%到60%的國產化。這可不是小手筆,相當于把家底兒都掏出來了。
俄羅斯說要把蘇-57E的制造技術全給印度,連源代碼都開放。印度可以用這技術整合自己的武器,比如“阿斯特拉”空空導彈和“布拉莫斯”巡航導彈,還能裝上國產的相控陣雷達和任務計算機。這對印度來說誘惑不小,畢竟之前買法國“陣風”時,想拿源代碼都沒門兒。
方案里提到兩種發動機:AL-41F1S和177S。AL-41F1S是蘇-57現在的動力系統,已經用在蘇-35和蘇-57上了,推力大概125千牛。而177S據說是升級版,推力能到142千牛,還帶扁平噴嘴設計,據說能提升隱身性能。2022年珠海航展上,177S的模型亮相過,有人猜這玩意兒可能是給殲-20研發的,后來中國不用了,俄羅斯就拿來賣給印度。
蘇-57E單價報在0.8億到1億美元,比法國的“陣風”(2.6億美元一架)和美國的F-35A便宜多了。俄羅斯還拍胸脯說,三年內能交付首批20架,到2030年搞定50架。這速度和價格對印度這種急需升級空軍的國家來說,太有吸引力了。
俄羅斯還拿印度現役的蘇-30MKI做文章,說蘇-57E跟蘇-30MKI技術相似度超60%。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以前組裝過150多架蘇-30MKI,有經驗在手,俄羅斯信心滿滿地說,印度三年就能量產蘇-57E。
殲-20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隱身戰斗機,發動機用的是國產WS-10C,推力13噸級,未來會換更強的WS-15,推力預計18噸級。俄羅斯的AL-41F系列發動機確實不錯,但中國早就不靠俄羅斯供貨了。當年殲-10和蘇-30MKI用過AL-31F,但殲-20從一開始就沒考慮俄羅斯發動機。
那177S呢?網上有說法稱,177S可能是俄羅斯早年想推給中國的一個選項,因為它結合了AL-41F和更新的AL-51技術,性能比AL-31F強。但中國有自己的發動機計劃,WS-10和WS-15都走上了正軌,壓根沒興趣用俄羅斯貨。所以“為殲-20準備”這說法不太靠譜,更可能是俄羅斯拿來忽悠印度的噱頭。畢竟177S現在還是個模型,沒量產過,實戰能力咋樣誰也不知道。
至于“轉售南亞”,意思可能是俄羅斯想通過印度把技術擴散到南亞其他國家,比如斯里蘭卡或者孟加拉國。但目前沒證據顯示有這種計劃,南亞國家也沒啥能力買五代機。這部分可能是標題夸大了。
印度現在空軍挺尷尬的。面對中國的殲-20和巴基斯坦可能的JF-17升級版,印度的蘇-30MKI和“陣風”有點不夠看。美國推銷F-35,價格貴得離譜,還不給技術轉讓。俄羅斯這時候跳出來,等于給了印度一個“便宜大碗”的選擇。
蘇-57E比F-35和“陣風”便宜,交付也快,能趕緊補上印度空軍的短板。有了源代碼和制造技術,印度能自己改裝升級,甚至搞出自研五代機。
要是真造出蘇-57E,印度在跟中國的空中博弈里能多點底氣。雖熱印度造過蘇-30MKI不假,但生產線停了好多年,工人散了,設備老了,重啟沒那么容易。
這發動機還沒實裝過,蘇-35用AL-41F1S在俄烏沖突里被打下來不少,177S能不能行還得打個問號。蘇-57的隱身性能一直被吐槽,雷達反射面積比F-35和殲-20大不少,俄羅斯方案里壓根不提這茬兒。
更麻煩的是地緣政治。買俄羅斯貨,美國可能會甩出CAATSA制裁,美印關系就得涼涼。買F-35吧,又貴又慢,還得看美國臉色。印度現在是左右為難。
俄羅斯這次推蘇-57E,背后有自己的算盤。俄烏沖突后,西方制裁把俄羅斯經濟摁在地上摩擦,軍工業也跟著遭殃。蘇-57項目開了十幾年,才造了不到20架,生產線半死不活。賣給印度117架的訂單,能直接給這項目輸血,還能打開南亞市場。
再者,俄羅斯想拉住印度這個老伙計。印度這些年跟美國走得近,買了C-17運輸機、P-8I反潛機,俄羅斯怕被甩了。這次技術全給,就是想綁住印度,對抗西方壓力。
羅斯泰克的老大謝爾蓋·切梅佐夫是這事兒的關鍵人物。他跟普京關系鐵,管著俄羅斯軍工出口,急著給蘇-57找買家。印度這邊,國防秘書阿賈伊·庫馬爾(現在轉任UPSC主席了)當年也摻和過這談判,琢磨著怎么平衡安全和錢包。
南亞這塊兒本來就亂。印度跟中國有邊境摩擦,跟巴基斯坦更是老冤家。要是印度真搞出蘇-57E,中國可能得加速殲-35和殲-20的部署,巴基斯坦也得跟進升級JF-17或者找中國買FC-31。整個地區軍備競賽就得炸鍋。
但蘇-57E真能威脅殲-20嗎?不太可能。殲-20的隱身性能、航電系統和武器搭配都比蘇-57強,發動機也是自研的,供應鏈穩得一批。蘇-57E就算印度造出來,數量少、隱身差,頂多嚇唬嚇唬巴基斯坦,對殲-20構不成啥大威脅。網上說的“殲-35E的對手是F-35,不是蘇-57E”,這話有點道理。
俄羅斯這方案看著花里胡哨,其實漏洞不少:177S聽著牛,但沒實戰檢驗。AL-41F1S倒是用過,可蘇-35的表現讓人捏把汗。
HAL的生產能力早就廢了,重啟得花多少錢、多少時間,沒人說得準。蘇-57生產線慢得像烏龜,俄軍自己都沒裝備多少,還敢打包票給印度三年量產?
更別提俄羅斯航空工業的老毛病了。現在是隱身戰機的時代,F-35、殲-20都奔著低雷達反射走,俄羅斯還迷戀老一套的機動格斗,蘇-57的隱身性能壓根沒法跟對手比。這方案要真成了,印度也未必能壓住中國或者巴基斯坦。
這交易能不能成,還得看印度咋選。選蘇-57E,能快點補強空軍,還能攢點技術家底,但風險大,容易翻車。選F-35吧,穩是穩,可錢包受不了,還得看美國眼色。或者干脆憋著勁兒搞自己的AMCA(先進中型戰斗機),但那得等十年八年的。
俄羅斯這邊,成不成都不意外。成了,軍工業喘口氣;不成,就得另找買家,反正切梅佐夫還能靠普京撐腰。印度這邊,不管咋選,南亞這潭水都得渾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