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新聞訊(通訊員:劉海洋)7 月 6日,武漢晴川學院商學院 “手拉小手” 實踐團(十堰小分隊)開啟愛心托管班第四天教學。從趣味算術到英文兒歌,從護眼指導到金融防騙課堂,實踐團成員以多元課程設計,在知識傳遞與情感陪伴中搭建成長橋梁。
“這個數陣圖我會!” 托管班教室中,實踐團成員魯文杰將邏輯推理題改編為 “思維闖關” 游戲,用巧克力豆作為答題獎勵。面對圖形數獨與變式算術題,孩子們舉著小手喊出答案,答對者收獲零食時的雀躍聲此起彼伏。魯文杰化身 “小老師”,以 “先找突破口再逐行推理” 的思路拆解難題,在黑板上畫出解題思維導圖:“就像走迷宮,找到關鍵節點就能通關。” 課間休息時,講臺旁的零食罐已空去大半,孩子們捧著作業本追問下一關挑戰。
(注釋:實踐團成員魯文杰教學數學)
“Are you ready? Let's go!” 實踐團成員潘望娣將《勇氣大爆發》改編為英文版,鋼琴伴奏聲中,孩子們晃著腦袋跟唱,后排的小男孩偷偷用鉛筆在課本上標記音標。放學鈴響時,三組學生圍住講臺央求 “再學一段副歌”,志愿者用手機錄下合唱視頻:“回去發給爸爸媽媽聽。”大課間時段,實踐團成員劉海洋手持眼罩模型示范眼保健操:“睛明穴在這里,指尖要像敲琴鍵一樣輕壓。” 他蹲身糾正 20 余個孩子的手勢,發現有學生用力過猛時,便掏出卡通貼紙貼在指關節:“輕一點,眼睛可是會‘喊疼’的。”
(注釋:實踐團成員潘望講解英文歌曲)
午后自習課,實踐團成員按年級分組批改作業,一位三年級學生舉著滿分試卷蹦跳著展示。轉身間,劉海洋被五個孩子圍堵在圖書角,膝頭還坐著兩個拽著他衣角的小姑娘。“老師,這個宇航員為什么要摸星星呀?” 陽光透過窗戶,在共讀的身影上鍍上金邊。“陌生人給的糖果能吃嗎?” 實踐團成員武天宇用情景劇還原 “電話中獎” 騙局,扮演騙子的志愿者剛說出 “恭喜中了冰箱”,臺下便響起此起彼伏的 “不能信”。他展示仿真人民幣講解貨幣職能,又用漫畫手冊拆解 “高收益理財” 陷阱:“就像買冰淇淋,說‘買一送十’的肯定有問題。” 孩子們舉著防騙口訣卡片,在筆記本上歪歪扭扭寫下 “不貪小便宜”。
(注釋:實踐團成員武天宇跟講解小朋友們宣傳防詐騙知識)
(注釋:實踐團成員劉海洋與小朋友互動)
暮色中,孩子們攥著志愿者手寫的鼓勵便簽排隊離校,一位五年級學生塞給魯文杰一顆水果糖:“明天還要講數獨哦。” 實踐團成員在日志中寫道:“當看到他們用剛學的防騙知識提醒同伴‘別點陌生鏈接’,忽然懂得“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意義 —— 不僅是知識傳遞,更是用成長喚醒成長。”據悉,該實踐團將持續開展 “科普實驗周”“紅色故事匯” 等主題活動,讓教育實踐在武當山下綻放暖光。
武漢晴川學院
商學院 “大手拉小手” 實踐團(十堰小分隊)
2025 年 7 月 6 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