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中國天鷹炮射無人機成功完成測試,在軍事領域引起廣泛關注。
天鷹炮射無人機由中國北方工業公司攜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沈陽應用物理化學研究所聯合研發。它突破傳統無人機的研發思維定式,創新采用155毫米榴彈炮發射方式,以雷霆萬鈞之勢將無人機送入戰場。
它的內部封裝于特制不銹鋼艙體,憑借精妙的工程設計,能夠承受高達36000g的過載沖擊。這意味著,在發射瞬間它需承受三萬余倍地球引力的極限壓力,卻依然能保持結構完整與功能穩定,其技術非常硬核。
出炮口后,容器外殼分離,天鷹無人機的機翼、尾翼等折疊部件迅速展開,同時自身動力系統啟動,切換至自主飛行模式。憑借優化的氣動布局和動力系統,數秒內飛行超過10公里,快速突破敵方防空系統的預警范圍。
它采用飛翼布局設計,通過先進的計算機飛控系統維持穩定性,自主規劃航線進行偵察、目標鎖定等任務。若執行偵察任務且需重復使用,會通過降落傘緩慢降落,完成回收后可再次裝填使用。
傳統無人機受制于飛行速度緩慢、部署流程冗長的缺陷,難以滿足即時偵察與快速火力引導的作戰需求。而天鷹能夠實現快速即時偵察,發現目標后更能以敏銳精準的態勢感知能力,即刻鎖定并引導后續火力打擊,大幅提升作戰效能。其高過載設計使其在極端惡劣的戰場環境中,依然能夠穩定執行任務,以滿足高強度作戰的嚴苛要求。
同時,天鷹得益于高空飛行與高速突防的特性,加之自身的隱身設計,敵方常規偵察設備極難捕捉其蹤跡,也難以及時做出有效攔截。
常見的無人機發射方式很多,但各有不足。自力發射依賴專用跑道或復雜設備,條件嚴苛。彈射起飛受限于特定裝置,靈活性不足。空中投放依賴載機平臺,風險較高。手拋發射則適用范圍狹窄,而車載發射在隱蔽性與機動性上存在短板。
而天鷹炮射無人機僅需一門常規火炮,即可實現悄無聲息的隱蔽發射,憑借火炮系統的廣泛部署能力,能夠在各類復雜地形與作戰環境中迅速投入戰斗。這種創新發射方式擺脫了對專用發射裝置的依賴,顯著提升了戰場生存能力。
同時,該無人機無需專用發射場地與復雜操作設備,極大降低了發射平臺及操作人員暴露的風險,使作戰行動更具隱蔽性與突然性,有效提升了戰場生存能力與作戰效能。
值得關注的是,天鷹可完成多種模式的任務。若使用自殺式攻擊型無人機,可在鎖定目標后,以破釜沉舟之勢實施精準打擊。若使用偵察型無人機,則在完成任務后回收,實現重復裝填使用,兼顧作戰效能與成本控制,為現代戰爭注入全新的戰術靈活性。
天鷹炮射無人機還憑借火炮發射的獨特方式,模糊了傳統彈藥與無人機的攻擊界限。敵方防空系統在偵測到發射信號時,難以第一時間判定來襲的究竟是常規炮彈還是具備偵察、攻擊能力的無人機,這種不確定性會在敵方作戰人員中引發強烈的心理震懾。
面對潛在威脅,敵方不僅需要分撥更多資源去監測和分析目標性質,還要在防御部署上同時兼顧防空反導與無人機攔截的雙重需求,導致防御體系變得更加復雜和脆弱。這種防御壓力的驟增,極易打亂敵方既定的作戰節奏,為己方部隊創造兵力調動、火力突襲等關鍵戰機。
自炮射無人機概念萌芽之初,研發團隊便直面諸多難題,比如電子元器件在高過載環境下的耐受性問題、狹小炮彈空間內的精密布局難題,無一不是橫亙在前的攔路虎。然而,科研人員秉持迎難而上的決心,果斷摒棄傳統電子分離方案,另辟蹊徑研發純機械火控機制。經過反復試驗與技術攻關,終于實現從理論構想到實戰裝備的蛻變,這份勇于突破的創新精神,成為推動中國軍工技術跨越發展的強大動力。
天鷹炮射無人機的出現,有效拓展了軍隊的戰場態勢感知邊界,提升了快速反應能力。在城市作戰中,其隱蔽性與快速部署能力,能夠在高樓林立的復雜環境中,為部隊實時提供精準情報支持,助力實施外科手術式的精確打擊,最大限度減少附帶損傷。在山地、叢林等復雜地形作戰時,天鷹可憑借卓越的機動性能,快速穿越地理障礙,實現對敵方目標的全維偵察,彌補傳統偵察手段的盲區,讓敵人無處遁形。
天鷹炮射無人機技術的突破,同樣彰顯了中國軍事科技的實力。它將傳統火炮技術與現代無人機技術深度融合,開創了全新的作戰模式,為未來戰爭形態的演變提供了中國方案。這項技術有望徹底改寫未來戰場規則,推動中國在無人機作戰領域躋身世界前列。
然而,未來炮射無人機的發展之路依然任重道遠,還需進一步優化其續航能力、載荷搭載與通信穩定性,以適應更為復雜多變的作戰場景。同時,加速推進與其他武器系統的深度融合,構建更為完善的作戰理論與戰術體系,讓這柄戰略利刃在戰場上發揮出更大威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