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不動產”,Labubu是當今年輕人最緊俏的社交貨幣。但買“娃”只是開始,“養娃”沒有止境。給玩偶添置“娃衣”,成了收藏玩家熱衷的選擇。
如今,娃衣不僅有節日、季節、動漫聯名等主題,還出現了非遺織錦的“高定款”。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滲入年輕人的生活圈,年輕的血液帶動非遺傳承的持續脈動。
Labubu身披云錦龍袍亮相蘇超賽場
7月5日,蘇超在南京奧體中心火熱開戰,身穿云錦龍袍的Labubu出現在比賽現場,不少觀賽的球迷看到如此可愛又獨特的玩偶,上前與其合影。
“這件云錦龍袍從設計、織造到縫紉,總耗時將近一個月。”南京云錦博物館設計師樊瑤介紹,一位潮玩愛好者找到博物館,請求幫Labubu玩偶制作一件云錦“娃衣”,團隊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嘗試,便答應了這個要求。
南京云錦是中國傳統的絲制工藝品,有“寸錦寸金”之稱,2006年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何讓云錦的特點與玩偶實現契合?樊瑤和同事討論后,決定設計一件獨一無二的“云錦龍袍”。
“Labubu玩偶有角色設定,送到我們手上的這個是‘ZIMOMO’,他是Labubu族群的首領。因此,我們覺得他與云錦龍袍比較契合,都是王者風范嘛!”樊瑤介紹,這件云錦“娃衣”靈感來源于明朝萬歷皇帝的行服。“玩偶和真人不同,身材圓滾滾的,四肢也短。因此,不能等比例縮小,要根據玩偶的身材特點量身定制。”
雖說是“娃衣”,但它的細節上絲毫不含糊——胸前后背各有一條龍,輔以江崖海水紋樣,下擺處遍布祥云元素,腰間還配上一條皮質腰帶。這一身行頭打扮,把Labubu玩偶襯托得威武霸氣。樊瑤對最終呈現出的效果很滿意,她笑言,這是博物館同事們通力協作,完成的第一件云錦“娃衣”,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有趣的嘗試。
宋錦娃衣熱銷,開發多條產品線
如今,潮玩與非遺碰撞出火花的不止這一例。今日,在“紫金獎”創意設計周的非遺市集上,拾玖手作坊帶來的馬卡龍五福星娃衣也受到關注。
手作坊主理人彧彧介紹,這一系列國風娃衣使用宋錦制作,衣服的款式參考傳統服飾的樣式,款式形式則以Labubu尺寸為原型,但如果有相同大小的娃也可以穿著。
“比如這款限量版超豪華的喜神套裝,包含了喜袍、儒衫、訶子、花冠船帽和短靴,融入了很多傳統元素,這套服裝以大紅為主色調,為所有期待愛情、享受甜蜜的人們帶去好運,祝愿喜結良緣、幸福美滿。”彧彧說,電視劇《長安的荔枝》熱播后,他們也制作了《長安的荔枝》版娃衣,穿上小斗篷、騎上“駿馬”的Labubu,別提多好玩了。
“我們希望看到我們的作品后,能夠讓更多人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和認同感。以便我們將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得以延續和傳承。”彧彧開心地說,開發娃衣真是意外之喜,從打樣到發布小紅書筆記,到粉絲反響熱烈進而開發系列產品線,Labubu的宋錦娃衣已經有了十幾款了,無論是作為禮物還是自我收藏,每一件作品都能成為珍貴的記憶。
“非遺娃衣”為何受到追捧?
現代快報記者在網購平臺搜索發現,娃衣并非獨屬于Labubu,各種品牌的玩偶娃衣琳瑯滿目,售價在十幾元至上千元不等。工廠量產的基礎款如披風、工裝等,價格多在20—50元。而采用了非遺元素如傳統織錦、刺繡工藝的娃衣,則屬于“高端定制”,價格多在百元以上,有的甚至達到了上千元。
潮玩收藏者更鐘情采用非遺工藝的娃衣,這是為何?收藏者徐小姐表示,潮玩收藏者追求個性,而非遺的手工制作、獨家定制與此天然契合。而且,收藏玩偶的群體對價格并不敏感,各種價格高昂的“隱藏款”便是例證。因此,非遺復雜的工藝、較高的價格不會“勸退”收藏玩家,反而讓其具備了“高奢”屬性,在朋友圈“曬娃”時更有成就感。
“非遺永遠不會過時!哪怕我收藏的玩偶過時了,這娃衣也還有收藏價值。”徐小姐笑言,這就是傳統文化的魅力。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是鐘寅 宋經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