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百年學府遇上千年非遺
當北大學子對話土苗工匠
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一場關于匠心傳承與非遺魅力的深度對話
在未名湖畔精彩上演!
這個夏天,北京大學中文系的課堂格外“不一樣”!6月25日至27日,湖北宣恩縣總工會組織了一支特別的“宣講團”——由勞模、工匠和非遺傳承人組成的精英隊伍,跨越千里走進北大燕園,與50余名師生共赴一場匠心與非遺的深度對話。
活動旨在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賡續非遺文化根脈,探索“工會+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非遺大師云集,絕活驚艷燕園
6位來自宣恩不同領域的非遺大師
通過主題講座、現場展演、沉浸式互動體驗
將宣恩精彩鮮活的文化韻味帶進了最高學府
三棒鼓的魔力時刻
湖北省勞動模范、宣恩縣非遺傳習所工會主席、國家級非遺三棒鼓縣級傳承人羅義杰,攜手國家級非遺項目三棒鼓縣級代表性傳承人柳發勝老師,為同學們帶來生動一課。
從歷史淵源到技藝精髓,邊講解邊演示!
拋刀、拋斧技藝讓同學們瞠目結舌。
現場教學的“連絞棒”,
同學們直呼“新鮮有趣、不可思議!”
巧奪天工的木構傳奇
荊楚工匠、吊腳樓營造技藝非遺傳承人黃俊
帶著精巧的土家吊腳樓模型而來
從個人學藝經歷聊起
深入淺出剖析土家吊腳樓的營造智慧與藝術特色
一座微縮樓閣,盡顯匠心獨運
土家織錦(西蘭卡普)的指尖藝術
國家級非遺土家織錦(西蘭卡普)傳承人、
土苗繡大師、宣恩縣民協副主席孫莉,
做足了準備!
詳細講解紋樣密碼、
工具“三寶”、十二道繁復工序
更讓人驚嘆的是,她專程將織錦機運到北京!
手把手指導同學們上機操作
沉浸式體驗指尖經緯的魅力
山野天籟的悠揚回響
宣恩縣非遺傳習所常務副所長、國家級非遺薅草鑼鼓州級傳承人李萬珩,與省級非遺十姊妹歌省級傳承人李美珍聯袂獻藝。
一堂別開生面的“民間音樂課”
聚焦高腔山歌與宣恩民歌
理論講解配合現場示范演唱
原生態的天籟之音贏得陣陣喝彩
不只是展示,更是傳承的種子
這場“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
超越了簡單的技藝展示
它通過可聽、可看、可感、可動手的多元形式
深刻傳遞了新時代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磅礴力量。
全景展現了宣恩獨特鮮明、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瑰寶。
有效搭建了青年學子與非遺文化、傳統匠心之間的情感橋梁。
仙山貢水,浪漫宣恩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
更是一次深情的邀約
宣恩希望借助北大的平臺,唱響宣恩聲音
讓更多朋友認識宣恩、了解宣恩、走進宣恩
親身感受這片土地的非遺之美與山水之秀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規則,沒有經常留言或點“在看”的,會逐漸收不到推送!如果您想每天看到我們的推送,可以將“宣恩發布”微信公眾號加為星標,或每次看完后點擊頁面下端的“在看”或“點贊”。宣恩發布感謝您的支持!
宣恩縣融媒體中出品
記者 | 李海波 通訊員 羅義杰
編輯 | 荀靜
校對 | 胡頡
簽發 | 歐陽章平 賀敏
投稿微信 | xuanenfabu
投稿郵箱 | xuanen@vip.163.com
廣告合作 | 15172819685
宣恩縣融媒體矩陣
云上宣恩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