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印度是最早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國家之一,但美國提高關稅的期限臨近,雙方仍未達成一致。據印度《經濟時報》7月5日報道,印度商務和工業部部長皮尤什·戈亞爾當天表示,印度將“從實力地位出發”進行談判,不會急于在最后期限前簽署不符合國家利益的協議。
戈亞爾在一次會議上說:“我們在談判時牢記國家利益,而國家利益在我們所有全球參與中至關重要。莫迪政府上臺以來,我們與毛里求斯、阿聯酋、澳大利亞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國家——瑞士、挪威、冰島及列支敦士登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還與英國簽署了自貿協定。”
他強調,印度開展的貿易談判不會受到截止日期的約束,“今天,印度將從實力的地位出發進行談判。我們自信,可以與世界上任何國家競爭。”
印度商工部長皮尤什·戈亞爾 視覺中國
自美國和印度開始貿易談判以來,兩國官員一直宣稱印度可能成為“首批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但談判很快陷入僵局。7月9日是美國暫停征收所謂“對等關稅”90天的截止日期,如果印度未能在期限前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將面臨26%的關稅。
美國彭博社報道稱,近期的談判中,印度政府在農業等問題上采取了更加謹慎的立場。美國希望讓轉基因作物進入印度市場,印度則不愿意達成可能削弱本國農民利益的交易。印度提議允許進口部分轉基因動物飼料,但被美國官員拒絕。
印度國內的反對派和農民團體正在向莫迪政府施加壓力,警告總理莫迪不要對美國作出“過度的讓步”。農民組織Samyukt Kisan Morcha成員阿維克·薩哈(Avik Saha)表示,印度農民已面臨嚴重經濟壓力,允許美國轉基因作物進入印度市場將進一步損害農民利益。
彭博社指出,盡管轉基因品種可以提高產量,印度政府不允許種植轉基因作物。印度最高法院阻止了轉基因芥菜的商業發布,印度政府還在2010年拒絕了一種轉基因茄子。
此外,美國還希望印度在汽車領域作出讓步,為美國零部件制造商提供優惠,但印度認為這一舉措將對其國內產業造成不利影響。
一些知情官員告訴彭博社,印度已經向美國提出其談判底線,包括不會允許美國向印度出口轉基因作物,以及不會向美國開放印度乳制品和汽車行業。知情人士稱,雙方能否達成協議取決于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態度。
《印度商業線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印度想要通過貿易協議在“感興趣的領域”獲得市場準入,包括一些勞動密集型產品,并在這些領域取得優先權。另一名消息人士則透露,印度還提議降低多個領域美國商品的關稅。
印度財政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上個月曾表示,美國是印度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印度希望與美國達成“大、好、美”的貿易協議,但農業和乳制品是談判中的兩條“紅線”。她強調:“我們不可能做任何會削弱我們的農業和農民地位的事情。”
不過,印度主要反對黨國大黨懷疑莫迪政府能否真的對美國保持強硬,國大黨領袖拉胡爾·甘地5日表示:“記住我的話,莫迪會溫順地屈服與特朗普的關稅截止日期。”
美印戰略伙伴關系論壇主席穆克什·阿吉認為:“無論印度政府做什么,都會被視為他們基本上屈服于特朗普的要求。所以,他們現在處于一個沒有贏家的境地。”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7月4日,印度向世界貿易組織通報,由于美國對汽車及零部件加征的關稅沖擊印度出口,印度計劃對美國征收報復性關稅。 印度表示,美國對上述產品加征25%的關稅將影響印度價值28.9億美元的出口,美方此項關稅的稅款將達7.25億美元,印度將對“原產于美國的產品征收等額關稅”。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數據,2024年印度和美國的雙邊貿易額約為1290億美元,美國對印度的商品出口總額為418億美元,進口額為874億美元,貿易逆差為457億美元。路透社稱,今年4月至5月,印度對美國的出口從去年同期的141.7億美元增至172.5億美元。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