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日凌晨,波蘭正式開始在與德國接壤的52個邊境口岸實施臨時入境檢查。波蘭方面稱,臨時邊檢初步計劃實施到8月5日。
▲圖源:faz.net
波蘭邊檢發言人康拉德·什韋德(Konrad Szwed)表示,邊檢主要針對各型長途客車、載有多人的私家車以及車窗貼膜的車輛。并且,不會在邊檢站設置欄桿等實體障礙物,而是通過設立減速標志或收窄車道來引導車輛排隊接受檢查。
波蘭總理唐納德·圖斯克(Donald Tusk)指出,波蘭方面本不愿意實施邊檢措施,但德國新屆政府的單邊行為,使波蘭“不得不給出回應”。
▲圖源:dpa
2023年10月,時任德國聯邦內政部長南希·費瑟(Nancy Faeser)決定在德波邊境設立固定檢查站。今年新政府上臺后,新部長亞歷山大·多布林特(Alexander Dobrindt)進一步加強了措施,包括拒絕未攜帶入境許可材料的庇護人員入境。在這樣的背景下,德國波蘭的邊境交通流動情況變得日益復雜。
盡管波蘭政府強調不會給兩國通勤人員造成不便,但德國工商總會(DIHK)總干事海倫娜·梅爾尼科夫(Helena Melnikov)談到,從經濟、工商各界收到了令人擔憂的反饋:“如果通勤者無法按時到崗,那么就會導致相關地區人才流失。”
▲圖源:picture alliance
德國薩克森州經濟部長迪爾克·潘特(Dirk Panter)也多有抱怨:“對于通勤人員來說,德國方面的入境檢查本已經成為了負擔。如今,波蘭政府的舉措將進一步加劇復雜局面。漫長的等待、政策的不確定、被干擾的物流……最終對所有相關方百害而無一利。”
有數據統計,每天僅從波蘭通勤到德國薩克森州的人數就達到13000人、勃蘭登堡州則是14000人。勃蘭登堡州內政部長雷內·維爾克(René Wilke)指出,兩國在邊境的相互檢查,將帶來嚴重的交通癱瘓,數十萬人將受到影響——“包括大量前往波蘭加油和購物的德國居民”。
▲圖源:hohenwutzen.de
德國經濟界普遍擔憂,兩國邊檢升級將為供應鏈、就業、區域經濟協調等方面帶來破壞性后果。德國批發與外貿協會(BGA)主席迪爾克·揚杜拉(Dirk Jandura)批評稱,封鎖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會制造更多問題。歐洲不能再重回“邊界重重”的格局,“邊檢也不應成為政治工具”。
同時,德國警察工會(GdP)也表態稱,兩國間要進行密切協調,達成清晰的協議。協會高層安德烈亞斯·羅斯科普夫(Andreas Ro?kopf)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明確的協議包括規定在何時允許或拒絕人員入境,使之成為切實可行的規則。
▲圖源:faz.net
羅斯科普夫還認為,兩國相互邊檢的行為將使難民庇護問題形成“打乒乓球”的局面,難民“不該成為政治的玩物”。而德國,“將最終負責這些人”。
(歐洲時報德國版李帥綜合報道,轉載請注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經”)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主要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