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7日晚上7點,韓國慶尚南道體育場內。東亞杯首場比賽,韓國主場迎戰中國。本場比賽韓國隊多數以國內球員為主,沒有征召5大聯賽球員。中國則更新換代,球隊多半為00后。老一代武磊王大雷蔣光太均未入選。伊萬離任后,由國青隊久爾杰維奇任臨時主教練帶隊征戰東亞杯。經過90分鐘鏖戰,中國隊以0-3輸掉了東亞杯首戰,也是中國男足對陣韓國的六連敗——進0球失13球的尷尬紀錄。下面共同聊一聊本場比賽:
韓國對陣中國
整場比賽,國足在面對韓國還是落于下風。技術統計顯示:射門5比15,射正0比7,控球率45%對55%。雖然控球率保持一半一半,但是威脅進攻次數太少了。由K聯賽球員組成的“韓國二隊”,也有一定的訓練素養,防守做的很好,沒給中國隊太多機會。
圖片源于網絡
比賽第8分鐘,韓國長傳到邊路,邊路拿球后分給插上隊友,內切打門,世界波,皮球打入死角,守門員望而興嘆!比分1-0。
圖片源于網絡
比賽第21分鐘,韓國左邊路傳中直接找中鋒,中國球員朱辰杰跳起爭搶頭球,結果預判錯誤,從頭頂過去,被身后的周敏圭頭球頂進球門。比分2-0。
圖片源于網絡
第57分鐘韓國開出角球,結果亂戰中,跟防球員倒地,被后面韓國球員金朱晟補射入門比分來到了3-0。
圖片源于網絡
久爾杰維奇接手球隊不足一周,幾乎無法進行有效的戰術調整。他拋棄了前任伊萬科維奇的442陣型,轉而采用4231布陣,但效果適得其反。他給中國隊帶來了什么?倉促的更換主教練到底是不是正確之舉呢?值得考量和反思。雙后腰配置未能支撐進攻,反而讓對手在中場控制上占據壓倒性優勢。
中國隊陣型
場邊觀戰的記者們難掩失望之情。一位資深足球記者在社交媒體直言:“沒眼看,這種比賽對球迷是種折磨。”此話一出,瞬間引起中國足球各界不同的反響。
久爾杰維奇的“實在話”
圖片源于網絡
主教練久爾杰維奇在面對采訪時說道:首先祝賀韓國隊取得勝利,他們配得上這場勝利。比賽里我們試圖帶來一些變化,尤其開始階段,我們相對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踢,但對手是一支強隊,開局階段就進了一個世界波,更加增強了信心,踢得更順暢,給我們制造了更大的問題。我們表現也不夠出色,感謝球員在場上的努力。
記者問:展望一下對中國香港的比賽?此次中國香港實力不俗,中國隊還從沒拿過東亞杯最后一名
圖片源于網絡
久爾杰維奇回答:我們一直更關注下一場比賽。我們下一場的對手是日本隊,我們更加關注下一場是否比這場踢得更好,首先要全力以赴準備對下一個對手。我們也承認韓國、日本實力很強,我們也會努力表現更好。
年輕球員能否撐起來?
本場比賽,久爾杰維奇大膽啟用新人:18歲的王鈺棟、19歲的蒯紀聞和21歲的吾米提江首發出場,其中后兩人上演國家隊首秀。國足首發平均年齡僅25.1歲,最小的是18歲的王鈺棟。
圖片源于網絡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由于缺乏成熟的進攻體系,沒有熟悉的配合,年輕球員在場上只能依靠個人能力單打獨斗,很難形成有威脅進攻,更難以形成有效配合。
后防問題尤其突出。久爾杰維奇在U19執教時就坦言:“左邊后衛位置存在漏洞,我不得不用不同陣型來彌補。” 這一問題在成年國家隊被無限放大,成為韓國隊重點打擊的軟肋。
圖片源于網絡
應該認清現實問題,年輕球員固然火力四射,但是沒有一個很系統的戰術體系做支撐,一切都是無稽之談。巴西球員厲不厲害?靠單打獨斗也沒有獲得世界杯冠軍,就是將11人最大的作用發揮出來,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其次就是扎實基本功。就像蓋房子打地基一樣,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沒有好的停傳帶的能力,很難扯開空間形成有利進攻。。
結語
東亞杯!是中國失去2026年美加墨后的最好的練兵平臺,因為直面面對韓國和日本,只要這樣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面對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斗志,首場比賽得失利不是終點,是一個警示我們的起點,未來還有對陣日本的比賽,希望能夠重拾信心,踢出威風和士氣。大家覺得下場比賽能贏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