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北地區遭遇了同期少見的高溫濕熱天氣,不少北方網友調侃稱:“再這么‘潮’,我該會講粵語了!”氣象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北方悶熱潮濕是由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北抬導致,而且未來一段時間,副熱帶高壓將進一步北抬,高溫悶熱的天氣還會持續。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原氣象服務首席朱定真介紹,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是一個暖濕的高壓氣團,在其控制區間內,一般會出現晴熱高溫或者悶熱天氣。從六月下旬到七月,副熱帶高壓會出現明顯變化。隨著江淮流域梅雨期結束,其脊線北跳至北緯二十五度以上,極限可達北緯三十度。江南、華南、華北地區中南部、西北地區東部甚至東北地區南部被副熱帶高壓控制地區會出現晴熱高溫天氣。而副熱帶高壓的邊緣是暖濕氣流輸送的通道,一旦與冷空氣交匯,便會誘發強降雨,甚至出現低渦氣旋等連續強降雨天氣。
“目前出現的降雨天氣,都發生在副熱帶高壓的北側、西側和南側,即副高邊緣與冷空氣交匯的地方。”朱定真表示,無論是近期南方出現的強降雨,還是華北地區頻繁出現的雷陣雨都是副熱帶高壓移動引發的結果。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介紹,我國北方地區每年夏季都會出現一段潮濕悶熱的時期,一般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而今年副熱帶高壓偏北偏強,北抬時間明顯偏早,因此北方地區悶熱天氣比往年有所提前。在氣溫方面,華北地區大部近期最高氣溫在30℃左右,然而,由于濕度較高,因此體感溫度較高。
孫軍提示,未來一段時間,副熱帶高壓將進一步北抬,并將控制華北、東北地區中南部。因此,雖然近期陣雨或雷陣雨天氣能夠短暫緩解華北地區濕熱,但是黃淮、華北、東北地區南部等地的“桑拿天”還會持續,大家要做好防暑降溫準備。
記者:李木元 王晶
編輯:莫愁
審核:李木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