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兩個多月后,昨天舉行的十二屆市委七次全會審議并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為國擔當勇為尖兵深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意見》,為上海在新征程上深化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制定了“路線圖”“任務書”。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黨中央賦予上海的重大任務和戰略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科技創新工作始終高度重視、寄予厚望。今天,這一任務的緊迫性更加凸顯。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科技領域競爭更趨激烈。搶抓機遇,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牽引,挺膺在前——這是上海在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程中的必然使命,也是“為國擔當、勇為尖兵”的要義所在。國家所需即上海所向,越是科技創新的“無人區”,越需要上海闖關攻堅。
對上海自身來說,深化國際科創中心建設,也是實現城市更好發展的契機。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站上經濟規模5萬億元臺階后的上海突破發展瓶頸、構筑未來戰略優勢的關鍵所在,也是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機遇。對此,必須站在戰略高度系統整體謀劃,不容錯過,更不容有失。
科技創新突破,特別是高風險、高價值的基礎研究,非朝夕之功,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此次《意見》對此進行具體部署,提出要搶占前沿領域科技制高點,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突破。我們要堅持長期主義,加強基礎研究布局和投入機制改革,加強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的布局和培育,在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突破方面,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
科技成果的價值,也體現在推動產業進步、服務經濟發展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此次《意見》明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要率先探索、形成示范,推動科技成果的高效轉化。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全面提升。
創新活力的競相迸發,離不開優良的生態環境。構建一流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是建設國際科創中心的應有之義。《意見》提出“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這要求上海以此為抓手,破除束縛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完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揭榜掛帥”“賽馬制”等機制激發人才潛能,健全科研管理體制,推動向重點科研單位放權,激發更多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帶著使命感投入創新創業。要結合構建企業生態培育體系,以天下英才集聚促進創新企業千帆競發。
面對挑戰和機遇,要拿出勇為尖兵、奮力一跳的精神狀態,把有利于創新加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起勢之前落子布局,在定局之前搶先成勢。許多領域“窗口期”轉瞬即逝,慢吞吞、篤悠悠必然錯失先機、喪失主動,我們要更好抓實招、求實效,抓科技創新一定要講效率,以更大力度推動創新企業競相涌現,大力培養造就創業者隊伍,進一步深化高水平創新協同。
使命呼喚擔當,尖兵勇往直前。上海深化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的號角已然吹響,我們要以務實行動深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干字當頭、奮力一跳,努力開創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新局面,為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科技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原標題:《奮力一跳努力開創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新局面|上觀時評》
欄目主編:簡工博 文字編輯:顧杰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評論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